本报讯(通讯员王晓晖)日前,笔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2017年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扬,市教育局被省教育厅评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是关注教育民生、维护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有效防止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学生流失辍学,我市严格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的精神要求,以部门联合、家校沟通为基础,不断改善学校教学与生活设施设备条件,认真落实教育措施,不断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力度。
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为了使每个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得到照顾,各相关中小学为每名学生落实帮扶责任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帮扶教师每周至少一次与其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每月至少到学生家中走访一次,与监护人沟通,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此外,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开展“姐妹结对”“兄弟结对”“留守儿童手牵手”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常规化,保障了留守儿童的权益。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188所,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寄宿,基本满足了留守儿童的需求。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172个,供他们课余活动使用;设立亲情电话580部,方便留守儿童与家长联系沟通。
丰富课外业余活动。各相关中小学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践行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自尊、自立、自律、自强”等系列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情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各相关中小学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疏导,使他们感受关爱,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在读留守儿童6110名,都已正常接受义务教育。下一步,我市将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实优化中小学教师编制,加强心理咨询教师、生活保健等人员配备,解决留守学生吃、住、管、教等一系列问题,弥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管理上的不足。同时,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等阵地建设,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