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而机关作风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没有得到普遍认知和认可。事实上,随着区位、政策优势的差异程度日益缩小,机关作风的软实力性质在区域竞争中日益显现出来。
实际工作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投资商在为项目选择投资地时,当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劳动力成本、用地价格、硬件设施等基本相同时,往往更看重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提供相对较低的商务成本。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面对同样的瓶颈制约、同样的政策环境,迎难而上与畏首畏尾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说,机关作风也是软实力。
客观地讲,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各地机关作风的主流是好的,呈上升趋势。围绕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各职能部门与时俱进弘扬“三严三实”作风,积极主动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开拓创新,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较高的服务水平。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机关作风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对照“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少数机关单位及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与敢于争先的要求不相符,思想作风与“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要求不相匹配,能力水平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对称,诸如“公章旅行”现象依然存在,办件小事要跑多个“衙门”。办事人员脸色虽然由“阴”转“晴”了,但办起事来照样推三阻四不轻松。有的经办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群众等半天也办不成事。这些都充分表明,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决不能放松。
笔者认为,优良的作风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党政机关都要从提升软实力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提升服务水准,尤其要突出在增强原动力、服务力、执行力、协调力、公信力上争先创优,努力以机关作风建设的新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在更高层面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