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焦作晚报》连续报道了多起预付卡消费纠纷。其中,家住万方嘉园小区的韩女士反映,她在小区附近一家健身房办理了两张健身卡,商家迟迟无法正常营业,钱也退不了,让她非常苦恼。
自3月1日《焦作晚报》“三一五维权直通车”活动启动以来,收到涉及消费纠纷的各类咨询、投诉、建议等百余条,而预付卡纠纷占30%以上,比例最大。市消协工作人员称,预付卡纠纷情况复杂,维权难度大,消费者办卡时要谨慎。对此,您咋看?
【观点1+1】
@芳心云天:办理预付卡,本来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商家可以薄利多销、锁定客源;客户可以通过一次性预付款享受多重优惠和优质的服务。然而,不良商家利用人们乐享“优惠”的心理,将一张小小的预付卡演变成了借机敛财的道具,岂不是自欺欺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相关部门应该涉足此事,助消费者维权。
@贵贵的蒲公英: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在店里办理预付卡是有保障的,因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事实上,店面虽不会消失,但店主可以随时消失。所以,消费者在面对商家承诺的优惠时一定要理性,要慎重考虑,千万别贪图便宜,以免上当受骗,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常睿平:是非曲直清晰的纠纷,有关监管部门就该公正处理,并对不法之徒依法严肃处理。
@苏懿谅谅谅:预付卡消费考验商家经营的诚信度,但人心隔肚皮,谁都摸不准下一秒别人怎么想的,还是现行消费让人放心。
@小仵的天空1:预付卡消费有很大的打折优惠力度,在美容健身等老百姓常用的消费服务中诱惑很大,但是消费中遇到无良商家往往退费艰难,所以消费者应谨慎购买,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快对此类消费行为管理规则的制定步伐,工商管理部门更要强化监督管理,给老百姓创造一个更加放心的购物环境。
@工程师-作家-湖南大学讲师张闻骥:店若超过一定时间开不起来,相关部门应责令商家退钱,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无价宝之8521:预付卡纠纷多,虽然取证维权难度大,受理投诉机关也应严肃查处。另外,有关部门的善意提醒很重要,为了减少麻烦,消费者办卡要慎重,防止上当受骗。
@露丝独特:商家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良心买卖,不收一分“黑心钱”。对于以预付为名、行骗财之实的失信商家,应依法将其纳入行业黑名单,限制甚至禁止其在行业内的再发展。
@不知潇湘在何处:不管是美容美发还是健身,消费者最好不要办理预付卡,需要时就去店里消费,消费一次支付一次,宁可麻烦一些,至少这样可以避免资金损失。
@单建华江苏:不是预付卡不能办,关键是对预付消费缺乏严格的监管。如果顾客的预付资金能得到妥善统一的监管,如果商家跑路的成本非常大,试问预付消费还会有问题吗?只有监管到位,才能让消费者安心消费。
【下期话题】
“90后”的婚恋观
2017—2018年度《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日前发布调查结果,“90后”大学生的答案出乎意料地成为最抢眼的人群。他们不爱钱,不看重外表,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感到非常幸福。调查结果显示,在当代“90后”的大学生眼中,择偶要素第一位的是另一半的温柔、体贴和家庭观念。排名第二的是双方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习惯上被认为最重要的经济条件、家庭出身、才华以及外貌竟然全部排在倒数末位。“90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另一半,看重的原来是这些。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