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学习实践|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
以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为政绩追求
不要被“山寨比赛”忽悠了
“90后”的婚恋观
给传统产业一个市场优化的机会
世相漫话
自然资源保护迈出关键一步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3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被“山寨比赛”忽悠了
□周 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这两年,一些山寨离岸社团举办了五花八门的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赛事: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国际青少年艺术大赛、“大中华杯”全球华语大赛……参赛者只需要花几百元钱,就可以在网上报名参加。这类“国家级”甚至冠以国际比赛名义的赛事,究竟是什么来头?央广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比赛不仅“山寨成分”高,而且与培训、旅行产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条青少年比赛产业链。

  很显然,这些山寨社团组织举办的山寨比赛,都是为了忽悠孩子和家长,通过所谓“国家级”“国际级”比赛的名头,吸引青少年报名参赛,进而以复赛、总决赛、出国游等形式牟利。由于这些山寨比赛参加即有奖,交钱能出书,奖项含金量太低,难以达到比赛锻炼的目的,山寨奖项也不会被教育机构认可,家长花钱并不能收获真正的成果,反而受骗上当,只是图个表面虚荣罢了。

  相比正规比赛,山寨比赛往往设置多重附加条件,诱导家长报名参赛,通过重重选拔的比赛流程,将比赛过程拉长,地点不断变换,由国内拓展到国外,从而赚取报名费、奖项费、培训费、旅游费等。以一个名为中泰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的活动为例,赛事组织者除颁发荣誉证书外,其余均为旅游行程,前往玉佛寺、皮革展示中心、芭提雅观赏动物表演等。

  对于山寨社团和山寨比赛,人们很容易被“高大上”的名头迷惑,而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这些山寨社团虽大多在民政部公布的“黑名单”里,但并没有被取缔。显然,监管部门不应止于公布名单,还应依法对山寨社团进行取缔,对违法行为加以处罚,以免其继续忽悠家长和孩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