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只有把群众的难题解决好,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好,既积极进取、昂扬奋进,又避免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才能获得群众认可,才算实打实的政绩。
一个时期里,在一些地方,少数干部把树政绩错误理解为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背离人民利益片面追求个人“官声”,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有的把经济发展等同于单纯的GDP增长,有的开山围湖砍森林,有的大搞“形象工程”……凡此种种,都是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把群众利益看得太轻,只求眼前锦绣浮华,不顾身后问题成堆。
要以人民群众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怀,又要有“建功必须有我”的执着,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干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功绩。(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