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热情不输给在校学生,很多老年人比白领生活得还丰富多彩,比很多年轻人更有活力,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你甚至难以猜出实际年龄。3月开学季,上海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又火热起来。开学第二周,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调查了解,这些老年大学学员中有的为了秒杀学习名额深夜排队报名,有的周一至周五都为自己排满了课程。 (据《新民晚报》)
虽然步入人生的黄昏,但很多老年人仍然充满热情地选择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在我们身边,更有不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彩故事。接受继续教育既是老年人的需求,也是他们的权利。然而,随着“银发浪潮”加速到来,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变得空前迫切。近日,老年大学入学难、老年教育质量低等问题不断搅动舆论场,与往年相比,解决老年教育相关问题似乎从来没有如此紧迫与棘手。
老年教育“僧多粥少”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已成为现实,究竟有多少老年人入学难虽然还没有权威机构的精确统计数字,但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尴尬,反映出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高标准要求与养老服务的低层次发展之间的巨大落差。
关注老年教育,就是关注每个人的未来。活到老,学到老。老年教育也是一种国民教育。从知识层面和精神层面看,老年教育就是老年人迫切需要的人生课程。从知识层面看,在不少传销、金融诈骗、保健品骗局案件中,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都是不法分子的“一级猎物”,通过老年教育为这一群体补齐知识短板,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强烈的现实性。从精神层面看,如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家后,独守空房的老年夫妇很可能心理失调,他们心情郁闷、沮丧、低落,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相关机构调查数据显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约占15%。对此,老年大学恰恰可以提供活动平台,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当儿女不在身边时为老人搭建一个临时的心灵港湾。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就将“重视老年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大战略,将老年教育纳入了继续教育事业范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旨在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让好政策落地生根,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计确保政策措施生效惠民,让老年教育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此,政府应该搭建平台、兜住底子,让社会文化资源更多地向老年人倾斜,同时鼓励“开门办教育”,让更多社会资本和志愿者组织参与其中,共同做大老年教育这个“产业+公益”蛋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关注老年教育,就是关注每个人的未来,我们怎能不为发展老年教育呐喊、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