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黄晓斌以634分的成绩从绍兴市新昌县城考入浙江大学,经过7年半的本硕连读,他没成为研究员,更没去医院找工作。临近毕业前,黄晓斌告诉了家人自己决定开面包店的想法。对此,他的父母当即提出反对——开面包店初中毕业就可以了,那你为什么要读到研究生?虽然面对很多不理解,黄晓斌则说,如果能重新选择,自己还是会选择做面包。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与其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倒不如趁早放弃。
@刚柔v:强扭的瓜不甜,为这种择业观念的改变感到高兴。
@工程师-作家-湖南大学讲师张闻骥: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就业多元化,弃博卖面包,无可厚非,多一些理解和宽容才是。
@小仵的天空1:弃博卖面包是个人兴趣的选择,旁人无可厚非,但是完整经历本硕7年的研读之后,再放弃所学专业重新创业,对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由此折射出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的指导还存在巨大的空白,这就使得学生在大学专业和职业的选择方面要走更多的弯路。
@露丝独特: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工作,这是社会的进步,是人性的进步,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利于创新创造,减少忧愁焦虑,更利于身心健康,平衡社会生态,让社会更加多元化。
@劲草天地:浪费了社会资源,辜负了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卖面包可以是副业但是不应该是主业,可惜了这7年老师的培养和自己的辛苦。
@梅语馨香:通过这件事,给那些即将高考的学子们提出一些中肯建议,高考完毕,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在对自己负责的前提下,更要想想父母,他们供养我们上学不易,付出的不但有心血,还有钱财,不要轻言放弃!
@大风1205:女儿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提拉米苏蛋糕的发明者就是违背了继承父亲企业的初衷,爱上了做西点,后来做出了美味的提拉米苏蛋糕。如果自己的工作就是自己喜欢的爱好,那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细数青山望蓬莱:做面包只要做得出类拔萃,也是不容易的,人们的就业观念该改一改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个高学历的面包状元有什么不好?
@常少杰1:弃博卖面包,想法实在孬。学业七年整,花钱打水漂。社会亦悲哀,家人把心操。奉劝任性人,做事当思考。
@蒋珊如此多骄:硕士男弃博卖面包,北大学子卖猪肉,有成功也有艰辛。创业的过程总有风险,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以一种好学的精神,以一种创新的精神,投入所从事的工作,这不仅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抹别样的亮色。
【下期话题】
老师考前的拥抱
挨个拥抱,鼓励打气,在江苏“小高考”地理科目考试之前,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高二(2)班地理教师胡梅,用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们减压。 近日,在某视频社交媒体上,一段老师在教室门口挨个拥抱学生的短视频获得数万点赞。有网友表示,“虽然是简单的拥抱,却很温暖,为老师点赞”。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