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修武县本级部分人社服务窗口单位已入驻修武县人社综合服务中心,博爱县本级人社服务窗口即将整体搬入县市民服务中心,温县人社部门与中旅银行协作共建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大厅,大部分乡镇人社服务平台的硬件设施和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去年以来,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我市各级人社部门以“规范设施建设、规范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提升信息化水平”(简称“四规范一提升”)为核心,由市本级带动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标准化试点市、全国创建社会保障标准化先行城市建设,投资7000余万元,在县、乡、村三级全面巩固提升人社基层服务能力,重点打造16个乡镇人社服务平台,确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加规范、便捷、高效、均等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
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建设起步早基础好
据了解,我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起步较早,2012年就在全市106个乡镇(街道)设立了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所,在全市1826个行政村建成了村级人社服务站,实现人社业务下沉,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培训、社保、维权“五项家门口服务”,做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查询、领取待遇“四不出村”。
去年我市被列入全省四个试点市之一
去年8月,我市被列入全省4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试点市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此,去年11月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完善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全省人社基层服务平台标准化试点市”,并将其列入市政府年度集中督导内容。市人社部门统筹组织、协调推进,市人社局成立了以局长韩明华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11个县(市)区人社局的“一把手”在第一次集中推进会上表态发言,立下军令状;各县(市)区成立了以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县直部门和乡镇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县、乡、村三级一体化整体推进。
围绕服务标准 加强平台硬件建设
服务设施达标是平台规范化建设的首要条件。根据“项目内平台重点抓、项目外平台参照执行”的思路,我市积极推动基层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市16个项目平台采取新建、联建和购买置换等不同方式的高标准建设;项目外平台,力求达到满足群众各项人社服务需求。”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市独立服务场所有32个,进驻党群服务中心的有74个。所有乡镇(街道)的人社服务窗口均实行柜台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的,均设有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和劳动维权窗口,都建立有档案室、调解室、工作人员办公室及必要的辅助用房。所有村站都建有柜台式办公场所,统一悬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标牌、各村统一悬挂“焦作市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标牌,实现统一机构标识和业务标牌。
围绕服务规范 提升服务“软实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面向群众提供28个服务项目,我市明确办理业务的依据、要件、程序、时限、场所和通信电话等内容,在所有乡镇(街道)的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所、村级人社服务站公开发布,使群众在享受“一站式”办理业务的同时,能够随时、准确了解到人社基层服务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项目,完善就业登记、社保办理、举报受理等流程,统一服务标准,规范工作规程并汇编成册。
同时,我市在各级基层服务平台统一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加强对乡镇(街道)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所、村级人社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政策培训,定期召开会议,开展集中轮训,让各种人社政策及时传达到千家万户,使群众及时了解各项便民政策。
发挥实效 延伸服务职能
目前,基层服务平台的功能已全面覆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各个方面。在就业创业方面,实现了“五项家门口服务”。在今年春节过后组织开展的“春风行动”中,各乡镇(街道)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所、村级人社服务站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和岗位收集工作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受到群众欢迎。在社会保险方面,城乡居民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实现“四个不出村”。在劳动维权方面,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在企业集中、用工聚集的地区选派劳动仲裁员,协助基层人社所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方便了群众维权。同时,完成了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工提供权益维护、文化教育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依靠信息化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实现专网和互联网的全覆盖。市人社部门与市委组织部、联通焦作分公司合作,通过基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和互联网,实现与村级人社服务站的“共建共享”,网络覆盖率达100%。
增加掌上服务功能和推送服务。运行“人社一点通”,将原来直通到村的网上求职、创业申请、创业贷款、投诉纠纷等服务项目,覆盖到所有智能手机用户;开发人社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实现智能回复等19项“一站式”掌上服务,开展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提醒和账户消费告知服务,使人社服务由“村村通”实现“人人通”。
发挥网上服务和微信功能。建立运行网上服务大厅,开通网络在线咨询平台,人社微信公众号关注量由10万人增加至28万人,在线咨询日均数千条,单条信息阅读量最高达8万多次。2017年3月,具有回放功能、面向群众的“微芽直播”在公众平台上线,每晚固定时间开播,直播间关注用户达11万人,在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积极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主动与市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及时了解公安、工商、民政和扶贫等部门的数据,在全民参保登记、社保信息核对、就业扶贫等工作中实现信息核查和比对,方便各项业务工作的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