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昨日上午,记者走进中站区府城街道就业和社保服务站,醒目的“服务零距离、人社心连心”标识牌映入眼帘,一位老人正在柜台前咨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的相关政策,一位年轻小伙子正在咨询辖区企业招工情况。全新的硬件设施和工作人员细致耐心的服务态度,全面提升了人社部门的形象,拉近了人社部门与办事群众的距离。
为打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去年以来,中站区人社局对9个街道人社服务所、48个村级人社服务站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实现人社服务全面规范、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为基层办事群众提供了周到便捷的服务。
根据该区召开的人社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中站区投入资金20万元对各基层平台的基础设施、办公设备、服务窗口、铭牌标识、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建设工作进行了规范。在提升信息化水平方面,对各所、站的操作服务软件进行统一规范指导,并投入30万元为各所、站配备办公电脑、打印机共50台,其中9个街道人社服务所的网络光纤全部安装到位,实现“一站式”网络办公服务。
为了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中站区组织各街道分管人社工作的副职、各服务站、所负责人及人社局干部职工,专程赴济源市学习考察,加强软硬建设,实现了服务规范高效。
目前,全区9个街道的人社服务所全部配备了打印机、票证机、便携式桌面自助服务终端一体机等办公设备,门外铭牌、窗口台签、微信公众平台标签以及各项《政策指南》《管理制度》《办事规程》《办事指南》《权责清单》《28项总服务项目》等便民措施和制度均已上墙,档案资料整理完善。同时,新添置了饮水机、急救箱、针线盒、老花镜。全区48个村级服务站的必备办公设备、各项上墙制度全面配置安装到位,确保有限的硬件投入实现服务功能的最大化。
强化人员配备,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在工作人员配备上,该区通过公开招聘、组织培训、考试考核、签订合同等相关程序,安置3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到基层服务站所上岗,全区各所站专职工作人员达到91人。此外,全面加强工作人员政策理论和业务技能学习,全面规范工作流程,要求佩戴规范统一的工作证件,使用贴心热情的服务用语,杜绝“冷硬横拖”等服务禁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人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