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红星汽车三款搭载多氟多锂电池动力的新车精彩亮相,标志着多氟多新能源汽车,开始以快捷、方便、时尚、绿色、智慧、个性的姿态,踏上新征程。
近年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打破了汽车产业链原有的属性和格局。汽车已经成为一个多领域融合的产业,无论是尝试跨界造车的家电企业、锂电池企业或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车企,更多带着产业生态战略的眼光进入或者重新审视这个领域,并争相抢占各类资源,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近日,靠氟化工产业起家的多氟多亮出从新能源汽车到出行的产业链“全家福”,并宣布将继续扩张“生态版图”。多氟多“全家福”背后的生态布局思路是怎样的?这家带着全产业生态涌入汽车领域的新成员又将给行业带来什么?
在新中国的汽车发展史上,红星汽车曾经是一代人的向往和梦想,出口美国后被誉为“东方美人”。如今,依托母公司多氟多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优势,红星汽车获得新的强大动力,而此次推出绿色货运微客V2、高效芯动中卡N2等三款新车型,将在交通出行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改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当前汽车产业已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这是一场由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大创新技术共同推动产生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将改变未来的出行模式,而各种各样造车新势力的进入也为行业变革注入新鲜血液。
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对记者说,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多氟多整合资源,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红星汽车一面世就好评如潮。
多氟多的前身,是焦作市冰晶石厂。1994年,厂子濒临倒闭之时,李世江出任厂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技术创新。经过连续攻关,他们把冰晶石、氟化铝的产量由3000吨增加到30万吨。在无机氟化工领域,多氟多一跃成为全球行业龙头,一半产品出口海外。
此后,氟化盐产品降价,企业再次面临困难。怎么办?李世江的回答是,只有创新。此时,一种叫六氟磷酸锂的新产品进入了李世江的视野。当时,这一产品被日本垄断,每吨价格高达100万元。经过近十年的艰辛研究,2006年,多氟多在六氟磷酸锂的研发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并将之产业化,将产品价格拉低至每吨十几万元。这一技术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战略新兴产业专项和强基工程。2016年年底,多氟多生产六氟磷酸锂3200吨,国内市场份额为35%,全球市场份额达20%。
变则恒通,尊新必兴。对于转型,李世江的创新理念,可用一个“新”字来形容。您看,他这样表述,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激流勇进,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他说,创新是多氟多的灵魂,也是生存必需品。我国有七大新型产业,多氟多从事其中四项。国家工信部200多项关键共性技术,多氟多研究了18项。他还如此表述,市场竞争,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最根本力量。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我国75%的技术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成果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民营企业,我国发明专利的近三分之二来自民营企业。
从其业务历史来看,多氟多这三个字可谓“人如其名”。该公司从氟化工业务起家,由六氟磷酸锂延伸至整个电池产业。而回顾这家公司的成长之路,其业务由材料发展到电池,又从电池扩张到新能源汽车。总而言之,多氟多试图在背后打造一条以新材料体系为支撑的、以新能源汽车为引领的、以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很多人不一定知道多氟多公司是干什么的,但多氟多却和很多人有关系。比如,大家都会用到锂电池,而每三块锂电池中就有一块是用多氟多生产的六氟磷酸锂来做电解质的。”李世江说,“从冶铝添加剂到动力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多氟多打造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目前,多氟多在动力锂电池方面的研发又获得了重大突破,并形成年产2亿安时的生产能力,有3款电池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成为多款电动汽车的首选。
“在新能源电池方面,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50%,达到350Wh/kg;电芯成本降低50%,做到800元每千瓦时;在智能网联方面,届时将达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应用到分时租赁领域;产品运营方面,通过网约车、分时租赁和新能源物流3个领域达到15万辆的规模。”近日,“多氟多新能源产业新行·态战略发布会”在2017全球未来出行展会期间举行,多氟多总经理李凌云正式宣布集团2020年的战略目标。
如果没有全面了解多氟多的产业布局,会惊讶于一家以做动力电池及原材料而闻名的企业如何做得了自动驾驶汽车?如何在3年后完成15万辆的目标?事实上,据李凌云介绍,多氟多产业链已经从上游的化工元素、原材料、动力电池、三电系统一路延伸至整车制造、智能网联、出行运营公司等领域,意在通过开放包容的合作生态,将多氟多打造成智能出行供应商。在此次战略发布会上,多氟多首次高调展示已经完成的产业布局。
“新能源汽车不好造,现在很多鲶鱼进来了,我们也是鲶鱼之一,怎么变成存活下来的鲶鱼,甚至长成鲨鱼而不是变成泥鳅,这是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李凌云说。借此讲述了多氟多对如何造好车的一些思考,他说:“打造好的产品,要从元素、原材料出发,延着产业链直至新能源汽车和出行领域,这样的布局一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从生产制造到运营等各个环节的效率,二是为了与消费者紧密连接,未来的汽车企业不与消费者连接是不可想象的。”由此不难看出,如果以造车为核心,多氟多的生态布局思路是通过资本运作等形式既控制上游的一些企业,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的可控性,又控制下游的一些线上线下销售、租赁、物流、二手车等企业,保证造出车后从销到用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都可控。
面对如此庞大的产业生态链,如何实现有效管理、高效运行?李凌云表示,多氟多的原则是打造开放包容的产业生态,无论是其控股企业还是战略投资企业,都实现了各个环节的独立决策、独立运作、独立采购和销售,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有助于实现产业链协作,充分发挥内部协同效应。多氟多只是通过战略投资对各环节企业进行赋能,借助资本之力充分整合资源。
从“元素级创新”开始,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生态布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做实业起家的企业对资本运作的态度,李世江说:“社会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已经呈高度扁平化态势,每个企业仅靠埋头苦干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企业应与市场深入对话、高度融合,形成良好互动,做强产业链,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干好实体经济,让市场支撑起实体经济更好的未来。”
新能源汽车现在是社会的热点,也是共和国成立以来配套政策最全,支持力度最大的。中国车辆的电动化是两头向中间挤,自行车已经普及,大家都知道这个电动自行车是人人都能用的一个工具。而火车的电动化,中国做得最好,中国的动车、高铁向全世界推广。还有一块汽车的电动化,国家非常重视。中国的门槛资源在全球都是比较好的。关键这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家一定要看到,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民心民生工程,也是国家战略工程,它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多氟多是一个与众不同、创新能力极强的企业。中国石化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著名经济学家杨杜如此评价:“多氟多的氟锂结合、氟硅分家,一分一合,既有哲学思维,又有科学花朵。”可以说,如今的多氟多,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业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