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学习实践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
坚决贯彻新思想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迁坟公告
乘势而上推进“四城联创”
新颖的处罚方式
我市“党的创新理论千场宣讲进基层”活动启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3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决贯彻新思想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毛燕翔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本篇调查报告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客观全面地论述了加快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路与建议,提出要坚决贯彻新思想,奋力开启新征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开栏的话

  2017年12月,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我市市厅级领导干部、县(市)区党政负责人及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合“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146篇专题调研报告。按照市委的要求,市委组织部牵头对调研报告进行了集中评选,现已对党群类、经济社会发展类、服务保障类、县区类调研报告评选结果进行了统计,提出了28篇优秀调研报告建议名单。本报特开设《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优秀调研报告选登》栏目,择优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近期,市委农办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组织调研组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农村对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总体来看,我市多数县(市)区对农业农村发展都十分重视,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培养了一批示范作用明显的典型,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围绕乡村规划、村容村貌、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文化内涵六大提升工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树立了孟州市莫沟村、温县陈家沟、修武县韩庄村等一批典型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村。实践证明,我市努力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在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上走出了新路子。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准确把握新时代,坚决贯彻新思想,奋力开启新征程,提出了要创建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市的目标任务。2016年,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按照“中心城区、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四级联动战略布局和“典型示范、梯次推进、全面整治”的思路,大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基本契合了中央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因此,我们认为,继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将其作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势”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理清思路,明确乡村振兴的载体

  要坚持“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路,结合焦作实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乡村发展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要落实发展战略,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工作思路,有效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短板和弱项,探索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路子,为全省的农业农村工作创造经验、做好示范。

  抓住重点,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础

  一是加快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四大怀药、农产品加工、蔬菜种植、果蔬采摘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挖掘产业和文化关联,增强品牌效应,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带动农产品加工、贮藏、包装、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新业态,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养生健康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二是加强规划引领。要根据全市经济情况、地理特点、文化资源、人口情况、土地利用情况等要素,对乡村进行分类,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定位。牢固树立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理念,突出保护传统风貌,逐步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要坚持规划先行、坚持高标一流,加大规划管控力度,确保规划的监督落实。三是强化组织保障。完善体制机制,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实到机构设置、干部配备、队伍建设上,使党管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配强农村带头人,要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聚集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中来。加强农村干部培养,配好用好干部,加快弥补人才、知识和技能短板。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培养和壮大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农村人才培训,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养一批农村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补齐短板,强化乡村振兴的支撑

  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倾斜力度,在各种要素配给上给予更多保障,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支撑。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电、路、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继续做好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内道路硬化、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改厕等工作,打造整洁村容村貌。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改善农村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体育条件,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养老、医疗保障水平,让农村具备城市功能,提升村庄建设品位,推动乡村生活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训等道德规范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健康的社会风尚。四是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努力探索一条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探索运用市场化的办法,引进更多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要认真谋划、运作、申报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深化改革,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按照构建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保护农村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经营方式,促进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温县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设,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市场化的办法和手段,不断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激活资源要素。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各地不同的做法、尊重不同条件下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不搞一种模式,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三是加快改革试点建设。加快温县、沁阳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规范交易鉴证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加快总结温县、沁阳市经验,制定出台我市相关意见,逐步在涉农县(市)区全面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场所。督促温县发挥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优势,在涉农资金整合、农村金融、智慧农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创造经验。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