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要求所属各学校建立作业超时免做制度,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其中规定,小学生晚上9时、初中生晚上10时尚未完成的作业,经家长签字确认,可以免做。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常睿平:为保证中小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溧阳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的确是件大好事。要把好事办实,需要家庭、学校密切配合,毕竟学生的身体健康最重要。
@益昌人: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规定,从人性化的角度尝试教育减负,尽管效果有待检验,但初衷值得肯定。
@风景城赏风景:分分分,老师的政绩,家长的命根。家长最听谁的话?老师;孩子最听谁的话?还是老师。所以,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这个担子,家长承受不起。
@春州芳甸:溧阳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看似很人性化,实则推卸责任。我认为,教育减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扎扎实实抓落实才是最关键的。
@一更时分:对学生来说,作业宜精不宜多,要合理布置,不能把问题交给家长。毕竟,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这个字很多家长是不会签的,到头来,辛苦的依然是学生。
@河北白帆:孩子作业做不完,家长签字可免做,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要真正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睡眠,关键是学校要控制好家庭作业的量,避免孩子们陷入“题海”。
@z531312762: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差异,同样的作业,学习好的学生做得快,因为学懂了;学习差的学生做得慢,因为没搞懂。学习差的学生如果做作业的时间太长,家长签字干脆不做了,学习成绩岂不是越来越差。
【下期话题】
电梯里的熊孩子
3月27日中午,河南省新郑市正商瑞钻小区4号楼西单元,运行中的电梯门“飞”出去了!住在该栋楼的兄妹二人从7楼进入电梯,11岁的哥哥突发奇想,一边用手臂撑住墙,一边用脚抵住电梯门,尝试做高难度动作。可是,当男孩把脚蹬在电梯门上时,电梯内侧的安全门一下子“飞”出去了,电梯主控板也弹出墙壁。当事男孩的妈妈将电梯监控视频发到该小区住户微信群里,说:“当时孩子出于好奇,想试试电梯里能否伸开腿,谁知孩子脚刚碰到电梯门,电梯门就脱落了。”对于小区物业提出的让其出钱维修电梯的要求,当事男孩的妈妈表示无法接受,她说:“物业应该感谢我儿子的所作所为。”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