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京市客管处消息,自2017年年初以来,南京传统出租车行业“退车潮”愈演愈烈,至2018年3月中旬,因无人驾驶而闲置的出租车已经超过3000辆,退车比例占总运营数的四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车辆没到7年的更型期,有些甚至是2017年的新车。
(据《现代快报》)
出租车行业“退车潮”愈演愈烈,让人担忧该行业何去何从,其实,这是个伪问题。市场需求的产品首先是出租车,而不是传统出租车,只要出租车继续存在、能够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就没有问题,我们不必纠结传统出租车行业何去何从。
网约出租车取代传统出租车,或是两种出租车产品平分市场,是必然趋势。理论上说,供求关系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不过是经营方式。传统的出租车公司由网约车平台取代或分走了一部分市场份额,这对消费者并没有影响。
实际上,消费者的选择决定着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的市场份额,而从目前的网约车经营方式上来看,还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出租车,因为在大街上,招手即停的出租车有时会比网约车方便。但两种产品孰去孰留,怎样瓜分市场,都不影响出租车行业的投资、就业与消费,总的供给和需求基本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是行业形态,由从前的只有出租车公司,变成现在的出租车公司和网约车平台,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能是利好。
网络经济几乎影响到所有的传统产业,出租车业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而发生重新整合,是一种必然现象,任何人和力量都挡不住。那么,面对“互联网+出租车+共享交通”的快速发展,不管是传统出租车的经营者,还是行政管理者,都得转变观念,以全新的经营思路和管理思维顺应这种必然的变化。
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哪个更好、孰去孰留,或是两种产品共存,抑或最终合二为一,这些问题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而市场选择的结果,即便不会被认为是最好的,但肯定会是最合理的。比如,一个区域中应该有多少超市、餐馆,谁都不用操心,市场会安排得好好的。供应不足,自然会有人进入;供大于求时,自然会有人退出或是被市场自然淘汰。出租车业让市场来调整、让消费者决定产品数量与服务模式,只能更合理,而不必担心出问题。
“退车潮”愈演愈烈,停驶的出租车越来越多,传统的出租车公司也不必失落,只要合理转型,可以“又是一条好汉”。市场越开放,竞争越活跃,给消费者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利好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