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世伟、任自丰、李晓莉)“大爷,您听清楚了没?”“听清楚了!”4月3日10时,在温县黄庄镇康庄村申请人刘某简陋的院子里,坐在轮椅上的刘某正与上海一家鉴定机构的专家进行连线,就相关伤情予以询问。
这是温县法院首次在当事人家中进行诉前鉴定的案件。当事人足不出户,凭借一台笔记本电脑就能与听证会主持人、上海鉴定机构专家通过摄像头交流和听证。虽远隔千里,也能“面对面”零距离进行诉前鉴定。
据了解,2017年8月29日,申请人刘某因为腰部不适被送至温县某医院住院治疗。他被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并进行手术,住院治疗16天。2017年9月14日,申请人刘某从该院出院转入省骨科医院住院治疗,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截瘫。申请人认为,温县某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有过错,要求对该医院医疗行为有无过错及过错参与度进行鉴定。
温县法院技术科科长李晓莉介绍,传统的涉及司法鉴定的案件通常都是双方当事人到鉴定机构所在地进行鉴定,委托异地鉴定机构鉴定过程中,大多数案件的鉴定专家需要与当事人面对面交流和听证,因此加重了当事人的诉累,同时也增加了患者路途中的疾病风险,也势必导致费用高、周期长。同时,法院工作人员要全程参与各项鉴定活动,也浪费了司法资源。而远程鉴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法院通过组织鉴定机构和当事人进行远程视频在线鉴定听证,不仅便民快捷,也为当事人减轻了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