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空抛物,这种行为很危险!
爱心粥屋 温暖常在
逆境中成长,当为学子必修课
高中生远足40公里
“APP版许霆”获刑11年罪有应得
世相漫话
不要让“抖音”变成危险秀场
焦作网上周微信微博排行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逆境中成长,当为学子必修课
□筠 溪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一则研究生自杀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网友“陶崇园姐姐”发微博称,其弟弟陶崇园就读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期间,因“长期遭受导师压迫,被迫叫导师爸爸,给导师买饭、打扫卫生,被导师阻止深造”等原因,在学校跳楼自杀。

  年年岁岁悲剧相似,岁岁年年学生不同。这则新闻与去年年底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杨宝德溺亡事件何其相似——霸道的导师、脆弱的心灵、唏嘘的悲剧。在大家讨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否存在先天缺陷的同时,也应该站在家长的角度反思一下培养孩子的标准与模式。

  对于逝者,我们本应该给予更多的悲悯与哀婉,但抒情与感伤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为脆弱的心灵“补钙”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关怀。学知识与强心智不可偏废,从漫长人生路上看,培养孩子的心灵疏导和抗挫折能力比“多考一次满数”更重要。一个强大的内心,不仅能让人越发坚强,更能让孩子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与磨难。

  “乖,听话!”,在孩子咿呀学语之时,这样的话就挂在了很多家长嘴上,“让孩子听话”几乎成了国人教育孩子的集体无意识。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就了一代代学霸,也造就了一代代“巨婴”,可以说,青年人的“精神软骨病”一直是两个舆论场关注的话题。“巨婴”的软弱表现在听话、沉默,其背后却是内心的反抗与挣扎。陶崇园“服侍”导师是违心的,“如何摆脱导师”是他一直苦恼的问题,当他找不到改变现状的“方程式”而不堪忍受现实压力时,不幸酿成了悲剧。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成长需要付出代价,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当成为广大学子乃至每个人的必修课,而在“分数决定论”主导的社会环境中,这恰恰是家庭、学校忽视的方面。

  其实,在高校才子跳楼、溺亡等事件的背后,还有很多“沉默的悲剧”,这些“剧情”以孩子离家出走、拉黑父母、仇视社会等方式表现出来,只是由于涉及范围有限、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而游走在主流舆论场之外。所以说,陶崇园事件虽属个例,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此悲剧能够提醒更多人重视学子的心智问题,那么,对天堂中的陶崇园也是一种安慰。

  不让小树长歪,养护人要不失时机地扶一把;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应该重视心智培养问题。前不久,本报《微话题》栏目以“万字长文数落父母”为题请网友讨论80后北大高才生王猛(化名)的“不孝”之举。王猛以万字长文的形式,控诉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给予“控制的爱”,一步步将儿子逼向远离与决裂。对此,虽然有网友批评王猛的行为太极端,但大家几乎一边倒地提醒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会尊重和“留白”,为孩子多留点成长、历练的空间。

  逆境中成长,当为学子必修课。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

  来稿邮箱:jzrbsp@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