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医科班出身,却偏偏要去进修西医骨科、普外科、内科等,一年还要做数十台手术。要问这是为什么?“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梦想。”焦作同仁医院中西医综合病区主任苗同利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7年6月5日,对于苗同利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也是他梦想飞翔的日子。这一天,集中西医、门诊病房为一体的焦作同仁医院中西医综合病区成立。
据介绍,该病区成立以来,收治患者1000多个,许多疑难杂症经过治疗得到治愈,收到患者及家属送来的锦旗10多面。该病区也成为焦作同仁医院成长最快、短时间影响较大的病区之一。
科班出身,扎根基层医院数十载
1986年,苗同利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我市一家医院工作。科班出身的他,有一个爱好就是在钻研中医的同时学习西医。只要有进修机会,他都积极争取,先后进修了西医骨科、普外科、内科等,并能执刀手术。很快,他成为一名“多面手”医生,先后担任过中医科、外科、内科的主任。
上世纪90年代末,这家医院在博爱县设立分院,他被任命为院长,一干就是10余年。在基层工作,他最大的收获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人的经验不断增多。
面对来自农村的患者,如何在治好病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负担,成为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为此,他区别对待,对病症轻的患者以西医治疗为主;对病症复杂的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对于疑难杂症,则用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疗法进行治疗。
“医者父母心”,看似简单的5个字,做起来却很难。在基层医院工作这些年,苗同利从未忘记这句话。他说,临床就是科研的主战场,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才能不断发现更好的治疗方法。其间,他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肾脏疾病,治疗癌症、内科疑难疾病、骨病等,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临床治疗手段,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成为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
不忘初心,建设中西医综合病区
2014年,焦作同仁医院成立监管病区,由于这个病区需要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于是他在该院的多次邀请下,担任主任一职。在平时的工作中,由于他采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好、费用低,除监管病人外,许多病人也主动找上门,请他为自己治疗。
2017年6月5日,经过积极筹备,该院专门成立了由他任负责人的中西医综合病区,集中西医、门诊病房为一体。虽然自己能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要建设好一个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病区,对他来说是个挑战。中西医的基础性知识是相通的,但难点在于治疗手段与药物控制上要知晓中西医的优势,并扬长避短发挥好各自的作用。
面对新挑战,他带领医护人员跟随时代脚步,向省内外大医院优秀团队看齐。工作中,他一边做好病例积累、病例总结与前瞻性研究工作,一边引进国内最先进的中医颗粒配方技术。“结合临床实践并针对一些中药进行作用机制、作用靶点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望能够更好地挖掘中医药优势,并应用于临床,服务患者。”苗同利对记者说。
大医为民,治好病人是最开心的事
记者在该病区了解到,挂在墙上的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曲折的治疗故事:
患者申某,在其他医院被确诊为恶性腹膜间皮瘤,左下肢肿胀、疼痛、不能行走,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于是慕名找到了苗同利。苗同利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患者治疗几个疗程后,左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并能够下地干活。
患者樊某,做过左肾癌手术后因过度放疗导致放射性肠炎,大便下血不止,每周需要输血2~3次,医生建议其二次手术。听说苗同利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疑难杂症效果好后,樊某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他。经过检查后,苗同利决定采用中药汤剂为患者进行治疗,3服药未吃完,大便下血停止,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基本痊愈。
患者浮某,3年前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心情烦闷、不愿与人交流等症状,到我市多家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抑郁症。经过长期服药,病情不仅未见好转还有加重趋势。找到苗同利后,他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浮某已经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中医和西医很难说谁好谁不好。西药见效快,但在治疗肾病、癌症等疾病时,如果配合服用中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苗同利告诉记者。
如今,苗同利虽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肾病、抑郁症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但他表示,学无止境,世上还有不少疑难杂症无法解决,仍需要不断攀登医学高峰。他说:“最开心的事是为患者治好病,让他们远离疾病的困扰。”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