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丨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防控小麦赤霉病,刻不容缓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市领导调研园林建设项目
千人骑行龙翔山完美收官
打好城区进(出)市口专项整治攻坚战
四城联创红黑榜
坚决打赢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沁阳市救助管理站“大爱救助” 鹿邑老太太走失两年多终回家
参加微信组团游要慎重
十二岁女孩圆了“户口梦”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4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阳市救助管理站“大爱救助” 鹿邑老太太走失两年多终回家
本报记者 杨 帆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4月11日14时许,周口市鹿邑县救助管理站院内,从郑州赶来的张女士见到了失散两年多的妈妈,母女俩抱头痛哭。此情此景,令在场的所有人湿润了眼睛。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2015年10月23日,沁阳市公安局崇义派出所民警将他们收留的一名有精神障碍的老太太,送到了该市精神病医院。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这位老太太于当年12月21日出院转到沁阳市救助管理站。入站后,救助站工作人员多次在其清醒时,耐心询问、了解她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老太太自称是“三门峡市张窑村”人,名叫“张香”,丈夫在三门峡市工作。根据“张香”提供的信息,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与三门峡市救助站取得联系,并到三门峡市实地调查,均一无所获。

  刚被送到精神病院时,“张香”身体状况十分糟糕,虽经治疗有所好转,但体质仍然较差。转入沁阳市救助管理站后,“张香”又分别在2016年8月、10月两次因病发作,被送进沁阳市精神病医院治疗。“张香”每次住院期间,沁阳市救助管理站都专门为其雇请护工,对其进行精心照顾;逢到她清醒时,便与她交谈,为其寻找家人收集可用信息。

  今年3月26日,“张香”再次发病,住进沁阳市联盟医院,由一个叫牛晓荣的女士照顾。4月7日这天午饭后,牛晓荣发现“张香”清醒起来,说话也变得正常。牛晓荣抓住时机,急忙与她进行交流,并在纸上记下了“张香”说的情况。这次,“张香”说她叫“陈香菊”,家住“鹿邑县张窑村”,并说出了其丈夫张进财以及其舅舅、公公、大伯、女儿、儿子等人的名字。

  沁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张卫东去医院看望时得到此情况后,立即与鹿邑县救助管理站站长王登林取得了联系,得知该县贾滩镇确有一个张窑村。随后,王登林专程到张窑村落实情况,确认“陈香菊”就是该村失踪两年多的村民陈秀荣。陈秀荣,今年71岁,自小就有精神障碍,结婚后生有一女二男3个孩子。10余年前丈夫去世后,大儿子带着她在三门峡市打工。2015年秋天,陈秀荣从大儿子在三门峡市租住的地方走失,其儿女、亲戚及老家张窑村的干部经多方寻找,未能找到她。

  “张香”的家找到了!沁阳市救助管理站的领导们决定尽快帮助她与家人团聚。4月11日,张卫东带领3名工作人员,往返700多公里,将陈秀荣护送到了鹿邑县救助管理站,当面交给前来接她的女儿张女士等亲人以及张窑村的干部。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始的一幕。相见现场,张女士激动地将一面写着“大爱救助,一心为民”的锦旗送给张卫东,感谢沁阳市救助管理站对她母亲的精心照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