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振国)4月18日,笔者从焦煤集团了解到,自河南能源“管理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结合年度工作目标,坚持“对照问题、对标先进、对接战略”,认真细致开展问题梳理工作,并针对找出的142条涵盖党建、安全、生产、经营等各方面存在的管理短板及瓶颈问题,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优选提升措施,制订重点整改工作方案,狠抓落实,确保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
升级生产管理,助力高产高效。积极优化系统设计,合理集中生产,消灭采掘布局不合理、系统不完善开采现象,认真落实5年安全高效生产接替规划,实施分级重点管控,列出责任清单,并纳入契约化考核,实现“采、掘、开、抽”四量平衡,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同时,以“三优三减三提升”为抓手,通过在赵固一矿、赵固二矿推广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在九里山矿、古汉山矿试验推广放顶煤工艺,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实现减头减面高效生产。在此基础上,落实“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要求,在具备条件的岩巷推广使用综掘机和岩巷作业线,在顶层煤巷推广侧装机、扒装机,全面提升掘进机械化水平,以此实现高产高效目标。
释放创新活力,蓄足发展后劲。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持续推进瓦斯、水害区域防治、井巷强力支护、机电运输自动化、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突破一批事关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赵固矿区的地面水害区域治理,赵固二矿的瓦斯治理新模式、深井高应力巷道一次性强力支护、大采高高效采煤工艺等已初步取得成效;开展不同瓦斯地质条件下灾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深化“钻、冲、割、压”等瓦斯治理技术的协调应用,为矿井重大灾害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根据河南能源“智慧能化”建设整体布局,积极推进赵固一矿智慧矿山建设试点,充分发挥已投运的“通风、供电、压风、排水、皮带运输、洗选”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提高矿井智能化建设水平,促进减人提效。
升级经营管理,深挖创效潜力。以“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市场化、契约化”为抓手,全方位消除管理短板,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是全面深化契约化管理,按照“具备条件一个推行一个”的原则,稳步推进契约化管理向区队车间岗位延伸,调动区队车间自主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不断提高成本管控能力,积极完善全过程成本管控体系,在集团层面继续强化目标成本管控,强化成本与收入联动考核,开展不同矿井、相同作业的成本对标,促进全集团成本费用管控能力持续提升。三是着力抓好亏损源跟踪治理,积极做好亏损源剖析,严格落实亏损单位治理包保责任,“一企一策”制订减亏增盈方案,建立亏损治理进程跟踪制度,确保亏损面、亏损额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