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找准支点推进素质工程 文武兼修弘扬世界太极
搭建平台强保障 让奔波四海的拳师更有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大师公开课
提升素养育全才 让一技傍身走天下的拳师成为太极拳文化代言人
多措并举激活力 让单兵作战的拳师变成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生力军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素养育全才 让一技傍身走天下的拳师成为太极拳文化代言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为期7天的培训设有周易、国学、养生、武德、武礼、武风、太极拳文化、竞技太极拳、太极拳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大众健身、运动康复、体育营销和运动伤害防护等课程。”4月23日,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登封校区开展的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温县太极拳拳师培训班上,太极拳优秀传承人陈朝霞课间接受了笔者采访,“培训内容非常丰富,让人受益匪浅。通过培训开阔了我的眼界,增强了自身武学方面的修养,提升了国学方面的知识。”

  为提升太极拳拳师综合素质,实现全县太极拳产业更高层次的发展,让太极拳成为真正实现温县经济转型的一个支撑,该县通过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太极拳拳师培训、编撰理论书籍、举办理论研讨会等活动,深入整合太极拳文化资源、拓宽太极文化延伸路径,以文化建设促素质提升。

  太极拳拳师培训多管齐下。一方面,该县与高等院校结合,积极组织拳师赴高校参加高层次培训。同时,加强温县武术协会与外地协会的交流,建立友好协会,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另一方面,举办理论研讨会,多次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小旺、王西安、陈正雷、朱天才等亲临授课,以名家大讲堂、名家论坛、大师公开课、公益课等形式,为广大太极拳习练者解惑释疑,近年来每年组织太极拳名家授课和表演达20余场次,参与学员累计达3000余人。

  文化资源整合效能革新。该县先后整理出版太极拳理论书籍和武术研究的著作、文章50余部,各类音像制品120余套,依托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陈家沟太极拳研究院等,不断搜集整理陈家沟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挖掘太极拳故事,搜集陈家沟图文资料,编著《图说太极拳史》等一系列有着深远影响的陈家沟历史文化图册。此外,结合银江公司对太极拳进行“太极云”平台建设,研发“太极宝”等APP产品,对太极拳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并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推广。

  提升文化水平加速成果转化。开展太极拳高峰论坛,对太极拳文化内涵、原生态状态、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组织高校教授、民间拳师对推手项目进行系统研究,对规则、擂台、服装、打分系统进行深度挖掘,推动太极拳推手项目成为品牌赛事。同时,注重挖掘整理,全面开展普查。做好太极拳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发掘、抢救已失传或濒临失传的文献;摸清各层次人才分布情况,完善传承谱系;对年事已高、在太极拳界影响较大的拳师,通过专访、座谈等形式整理收集资料。通过对太极拳文化及其相关业态的深入挖掘,让太极拳师在听、讲、比、判、研、记的过程中,在形成文化成果的同时,提升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