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找准支点推进素质工程 文武兼修弘扬世界太极
搭建平台强保障 让奔波四海的拳师更有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大师公开课
提升素养育全才 让一技傍身走天下的拳师成为太极拳文化代言人
多措并举激活力 让单兵作战的拳师变成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生力军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 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措并举激活力 让单兵作战的拳师变成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生力军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河南太极拳学院签约仪式。
 
   

  提升文化素质是发展的灵魂。太极拳的挖掘整理、继承创新,需要一大批文武兼备、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武术人才去传承、推广、挖掘、运作。温县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以党建增强合力,以精品赛事、产业提升为平台,在将曾经单兵作战拳师的分散力量凝聚成产业发展生力军的同时,实现太极拳文化推广与人才提升的“双赢”。

  党建领航促奉献。该县注重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村党支部建设,广纳群贤,不断选入、吸取在太极拳竞技、开发、研究、传承、弘扬等方面的拔尖人才入党,形成党员人才合力,杜绝人才断层现象发生,增强陈家沟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提升太极拳拔尖人才的整体素质;同时,优先推荐拔尖人才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使太极拳拔尖人才更有责任感和自豪感,更好地为太极拳发展履职尽责,建言进策;从而辐射太极拳人才整体提高。

  精品赛事激活力。多年来,拳师们大多都是关起门来搞培训、谋赛事,为做大做强赛事产业,该县不断创新思路,整合资源,一方面不遗余力扶持民间赛事,积极鼓励和支持武术馆校、民间武术社团开展武术比赛,在赛事策划、组织发动、赛事组织、对外宣传等方面主动提供各类帮助;另一方面推出了陈家沟家乡赛系列精品赛事,承办的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精品活动,吸引26个国家500多个城市千万余人参与,赛事、活动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也提升了赴外拳师在当地的影响力。同时,该县还积极组织中青年拳师赴外参赛交流,先后参加了2017年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太极拳公开赛、第九届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第二届全国太极拳电视大奖赛等赛事活动,大大提高了拳师的综合素养。

  产业延伸行致远。首先,该县不断发展太极教育培训产业和太极拳武校、家庭武馆,筹建了中国太极拳职业教育中心。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签订了河南太极拳学院筹建协议,将建成国内第一所太极拳本科院校,极大地提升了太极拳教育培训的层次和水平。其次,该县积极推进“大师回归”工程,支持和鼓励在外发展的太极拳名家回归家乡开办学校、武院。目前,陈正雷书院、王西安太极艺术馆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中华大秘,藏于太极。今天,一大批有技能、有理论、有思想、有修为的“新四有拳师”层出不穷,助力太极拳以其独有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传播世界,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太极人痴迷太极拳、探寻陈家沟、聚睛发源地。 崔新娟 王 娟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