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定兴)昨日,市残联组织相关医学专家在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五城区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医学筛查工作。市残联工作人员和医学专家加班加点,利用一天时间对五城区219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医学筛查。至此,市残联共对全市557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医学筛查。标志着我市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医学筛查工作已全部结束。
4月16日至24日,市残联组织相关医学专家分赴武陟县、沁阳市等县市,对当地县市的0~6岁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医学筛查。“孩子去哪家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由孩子的监护人决定。”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将选择权交给监护人的阳光操作模式受到广大残疾儿童家长以及各康复机构的普遍欢迎,为我市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悉,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通过筛查后,每人都将享受1.2万元为期10个月的康复救助补助。除此之外,市残联还将对筛查确诊、符合救助条件、有需求的建档立卡家庭的残疾儿童提供实施矫治手术、辅助器具适配、运动及适应训练等服务。“例如,对贫困听力残疾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助听器适配、听觉言语功能训练等服务;对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实施认知及适应训练等服务;对贫困孤独症儿童实施沟通及适应训练等服务。”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2012年,我市开始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并逐步建立贫困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保障和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全市贫困残疾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实现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我市对388名0~6岁患有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助活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名、低保户95名。通过此项目,市残联共帮助我市1300余人次残疾儿童减轻肢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缓解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