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焦作,正值芳华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焦作市旅游局微信公众号 打造全域旅游资讯权威平台
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校园食堂外卖
今天你“减盐”了吗?
无颜认领
本报停刊不停“报” 与您相伴每一天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5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校园食堂外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校内美食,直达寝室,快到飞起!”近日,河南理工大学校内送餐服务引发舆论关注。据报道,该校学生可以点本校食堂提供的外卖,1元送餐到寝室,配送员都是本校学生。该校有学生3万多人,目前有4个食堂,每天就餐高峰期,线上订餐平台可以缓解就餐压力。该校工作人员称,此举初衷一是方便学生,保证食品安全;二是可以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得到锻炼。该校很多学生表示,花1元钱叫外卖图个方便、省时间。有网友认为,明明就是学生懒!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无价宝之8521:校园食堂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外卖服务,既方便了学生,又保证了食品安全,还能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何乐而不为呢?我想,即使该校食堂不提供外卖服务,这个市场也会被其他商业组织占领。

  @常睿平:既然校园外卖有市场,学校食堂就应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天道酬秦015:一个人懒与不懒,叫外卖不该是界定的标准。对于校园外卖,与很多高校花样繁多的“堵术”相比,“1元到寝”这种“疏术”更人性、更高明,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苏懿谅谅谅:不用排队等餐,校园外卖可以使学生节省更多时间做其他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一寸光阴一寸金,但愿叫外卖的学生不要虚度光阴。

  @心雨zyh:1元送餐真方便,勤工俭学能锻炼;各取所需固然好,学生切记莫偷懒。

  @云盅慢步:“互联网+食堂外卖”,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此一来,校园食堂多了一种营销方式,广大学生多了一种消费方式,双方都得到了实惠,这是一种好举措!

  @常少杰1:校园食堂兴外卖,足不出户就来菜;网络时代“养懒人”,众说纷纭好与坏。

  @樊耀文微博:校园外卖好处多,是好是坏任评说;省时便宜又方便,勤工俭学好举措。

  @王者微小:校园食堂外卖是一种市场行为,应该交给市场评说。

  @平常一个人015:学校食堂设外卖,轻点手机饭就来;众说纷纭是与非,究竟是好还是坏?

  @水晶小草:曾几何时,许多大学禁止外卖进入,但面对学生巨大的消费市场,许多外卖公司推出了无人机送餐、外卖小哥翻墙送餐等“奇招服务”,这对大学管理者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尴尬。河南理工大学推出校园食堂外卖,不仅节省了学生的就餐时间,还给本校学生提供了大量勤工俭学的岗位,最重要的是,此举能够避免校外外卖大量涌入校园而影响学校环境和安全秩序,可谓一举多得。

  【下期话题】

  乞讨者与消费者

  近日,一条《要饭的也是人,别瞧不起任何人》的帖子,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帖子里说的是:一名年轻女子在一家面馆买了一碗面给店门口的老年乞讨者,而店员却不让乞讨者用碗吃面,而是拿个方便袋叫他倒进去吃。最后,这名年轻女子又花钱买了一次性碗筷给乞丐用,并质疑面馆工作人员歧视老年人。帖子中涉及的面店,是江苏省镇江市颇有名气的大华面馆,帖子一出,大华面馆备受指责,一下子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