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北京市已有东城、西城、海淀、朝阳、通州等区试点启用共享单车电子围栏,主要措施是扣除违规停放者账户内的信用积分。通州区今年将完全实现共享单车“入栏结算”,即共享单车必须停入电子围栏,否则将无法终止租车计费。
“入栏结算”的另一面,即不入栏将无法结算,这无疑会对规范共享单车停放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同时,在电子围栏的辅助下,共享单车也会慢慢修复其形象,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共享单车的好处人人看在眼里,既低碳环保,又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然而,其无序投放和乱停乱放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觑,且日益成为各地难解的痼疾,一座座令人触目惊心的“单车坟墓”即是证明。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固然缘于企业跑马圈地的烧钱冲动,但管理手段没能及时跟上也是重要原因。
在多地通过牌照管理控制单车投放量之后,北京的做法直指乱停乱放这一难题。规范停车,表面看是企业的事儿,根子上还要消费者配合,通过设置电子围栏,将停放与信用积分和结算支付捆绑起来,必会倒逼这一乱象的解决。诚然,与过去随意停放相比,用户体验会下降,然而用户乱停乱放图方便,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企业把管理的包袱甩给政府部门,用户将别人的利益拿来“共享”,都是不能接受的。
至于有些人担心,这样一来共享单车可能沦为公共自行车,其实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一是主体不同。公共自行车由政府投资运营,共享单车则是市场行为,不花纳税人的钱;二是体验不同。公共自行车需要固定锁桩,因此数量较少,但电子围栏是虚拟围栏,设置更加灵活,所以数量远多于固定锁桩。这意味着,用户取还的便利性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同时能够减轻日常管理负担,倒逼共享单车扬长避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