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省杭州市对2010年发布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进行修改,拟删除此前征求意见稿中受到外界肯定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允许室内可以设置吸烟区等。
公共场所禁烟,鉴于中国国情,很多地方沦入“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境地。有网友认为,杭州在公共场所设置“禁烟缓冲区”让现阶段无法实现的“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目标淡化,代之以“能实现的地方先实现”,是务实有效之举。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妥,有可能削弱控烟共识。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心雨zyh:全面禁烟有困难,一蹴而就难长远;杭州举措很务实,莫让禁烟成空谈。
@常少杰1:禁烟条例“指尖焚”,公共场所味难闻;开辟禁烟小空间,人性举措赢点赞。
@龙腾四海112:公共场所禁烟难,缩小范围分阶段;特殊国情巧应对,务实高效须点赞。
@工程师-作家-湖南大学讲师张闻骥:全面禁烟需要一个过程,简单粗暴地全面禁烟并不会收到预期效果,有了“禁烟缓冲区”,就能更加人性化地逐步实现禁烟目标。
@常睿平:既然吸烟有害健康,全面禁烟就该理直气壮,全社会都应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吸烟者放弃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幻想。杭州的举措让控烟政策大打折扣,设置“禁烟缓冲区”肯定会削弱公众的控烟共识,我不赞成!
@无价宝之8521: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已是社会共识,我们不能因为落实难就使禁烟条例松动、变通,一旦设立“禁烟缓冲区”,很可能削弱公众的控烟共识。
@春州芳甸:戒烟需要极大的决心和毅力,对老烟民来说,绝对是一次考验。虽说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早已是社会共识,但总有一些烟民不由自主地违反禁烟规定,杭州市设置“禁烟缓冲区”的举措非常人性化,既避免公众吸二手烟,又解决了烟民的吸烟问题,挺不错!
@芳心云天:所谓禁烟,并不是不允许人们吸烟,而是不允许人们在公共场所吸烟。杭州在公共场所设置“禁烟缓冲区”,既能避免公众吸二手烟,也能解决烟民的一时之需,这是一项极具人性化和现实意义的举措。
@露丝独特:禁烟应该疏堵举措相结合,因为烟民吸烟的冲动性较强、原罪感较弱,找不到地方吸烟就可能躲到公共厕所等地点“偷抽”。对此,相关部门既要加大公共场所禁烟力度,又要设立“禁烟缓冲区”,如此以退为进,客观上定能达到“公共场所少冒烟”的效果。
【下期话题】
“养老顾问”
前往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就能在政府部门专门设立的“养老顾问”点咨询养老服务设施、项目、政策等问题。5月2日,上海首批68家社区“养老顾问”点正式挂牌,接受市民咨询。这也意味着,上海社区“养老顾问”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所谓“养老顾问”,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养老服务的免费“推介人”,在政府扶持下,整合一个地方的所有养老政策、养老资源、养老服务项目,通过一对一地沟通、交流,为老年人更好选择养老服务提供智力支持,给予合理化建议。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