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今年4月26日是第十一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和公众防治疟疾的意识,我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疟疾、艾滋病和结核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三种传染病。我市是单一间日疟流行区,中华按蚊是唯一传播媒介。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市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虫媒传染病。历史上,我市疟疾流行非常严重,1950-1970年,年平均发病率在35/万以上,1954年、1964年和1970年分别出现3次大的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为185.19/万、161.42/万和104.60/万。上世纪70年代以后,各级疟防机构认真落实“以消灭疟疾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发病率逐年下降。
消除疟疾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13个部委曾联合发文《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消除疟疾重要标准就是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截至目前,全球实现了消灭天花。消灭天花的主要途径是接种疫苗,而疟疾目前没有商品化的疫苗,唯有采用清点拔源的方法将每一个可能造成传播的传染源彻底清除。
消除一种传染病是一个政府的庄严承诺,带给百姓的是福祉。2010年以来,我市采取了以消除疟疾传染源、阻断疟疾当地继发传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3-2016年,各县(市)区先后通过市级对县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截至目前,我市已连续8年没有发生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去年,我市以99.61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通过考核评估,全面实现消除疟疾目标,成为焦作市公共健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这并不是疟疾防控工作的终结。当前,输入性疟疾的防治与管理是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面临的最大挑战。”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根据市卫生计生委部署,各县(市)区卫生计生部门组织相关单位在第十一个“全国疟疾日”到来之际,开展了以“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为主题,以流动人群输入性疟疾为重点的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消除疟疾重大意义的认识。
4月26日上午,市疾控中心联合我市11家医疗单位,在焦作火车站北广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板、发放宣传折页和免费义诊等方式,吸引广大群众驻足观看、咨询。各县(市)区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也在宣传日当天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结合“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围绕输入性疟疾防治,我市在宣传日前后还组织开展了以疟疾防治为主题的多种健康促进活动。开展“两封信一承诺”活动,通过致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人员的一封信、致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生的一封信和村级卫生所向乡镇卫生院作出书面承诺,及时向上级提供出入境人员信息,保证输入性恶性疟疾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据统计,此次宣传中,全市共发放致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人员的一封信5081封,致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生的一封信4926封,村级卫生所向乡镇卫生院作出书面承诺2239份。
在学校开展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是《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消除疟疾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疟疾日宣传活动期间,各县(市)区每个乡镇选择一所中心小学五年级一个班上一节疟疾防治健康教育课,共计112节。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还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疟防知识宣传、疟防技能培训、清除蚊虫滋生场所、有奖答题等宣传活动,取得较好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