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是崇州市道明镇的一幢建筑,远远望去像一个卧倒的数字8,被竹林包裹着,圆形青瓦房与周围竹林、树木、青山、田野显得非常和谐。
道明·竹艺村紧随成都市“西控”部署,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以设计为媒,引入资源,振兴道明非遗竹编产业,多业态融合打造区域性品牌。
在被命名为“道明·竹艺村”之前,这里被称为道明竹编小镇,数位竹编非遗传承人在这里居住、生活,传统的竹编手艺在这里代代传承,但当地的发展始终局限于产业种类的单一。
为给道明竹编提供一个传播和交流的平台,道明·竹艺村一方面尊重当地地理风物差异、乡风文化差异、产业结构差异,同时遵循“社会治理与社区运营标准化”和“艺术审美与空间设计标准化”为核心的“两个标准”原则,针对空间、交通、环保、服务、景观、生态、人文、旅游、农业、慢生活十大系统进行打造,以“造商”代替“招商”,以孵化式招商模式培养创客人才,以创客人才为起点,发展竹艺村文创产业。
道明·竹艺村引入同济大学袁烽设计团队,花巨资将高端设计理念植入竹里项目,保留原有场地、周围村落以及自然生态资源,采取装配式建筑方式,实现了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在建筑工艺上,实现新建造技术与当地手工艺——道明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密结合,并将传统营造技艺与预制工业化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实现有效融合。同时,坚持生态田园理念为规划建设顶层设计,以绿色田园为本底、以自然山水为映衬、以天府文化为内核,以文创产业发展为抓手,通过对竹里项目和项目地现有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及新建文化旅游配套,新村民新文化创意业态的孵化及引入,传统文创产业设计、包装、营销提升,市场化标准运营等方面的系统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的“工作室效应”和文创产品的差异优势,带动辐射村容村貌改变和居住人群理念的提升,打造“现代、时尚、文化”的天府新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