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活成你们的模样
探访百家岩
公安铁军:为民担当铸忠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百家岩
□范北城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百家岩。 (本报资料照片)
 
   

  在一座城市待久了,会心灵缺氧、四肢僵硬,那么就逃出来吧,向着百家岩的方向走。

  这一天,群山神秘,我们用力向上。那青山之巅,存住我的仰望,连翘花满山金黄向春天致礼!

  置身于春天,我的爱和热情,胜过鸟语花香。百家岩是一个好地方,我不止一次去过那里。竹林七贤之所以在那里隐居,大概也相中了那一片山水。百家岩距离人间烟火很近,如同一个驿站、一个后花园、一个可以清静的好去处。

  一

  和百家岩最近的是一个叫李陵山的小村子,几户人家,有狗吠和鸡鸣、有一池绿水的荷塘。来百家岩,你不必急急地直奔主题,直达百家岩。能绕着山道中的小径,从李陵山村去百家岩,会找到百家岩的一种丰富性。这里或许是百家岩的一次呼吸、一个有意味的留白。

  那一次,我和几个诗人来到李陵山村,我们的响动确实惊动了此处的寂静,一个老妇人从院里出来和我们搭话,我们像考古一样询问村子的历史。在这里,有两只狗的举动,让我好奇,一只狗狂吠不止,因为我们突然闯入了它的领地。幸好那狗被绳子拴在门的一侧。令我好奇的是另一只狗,它不对我们狂吠,而是直立起身子,冲着我们作揖,一下一下地作揖,我说,这只小狗把我们当成菩萨了。同行的朋友,掏出包里的香肠喂它。

  走不远,听到一只母鸡咯哒咯哒地叫着,我们在它的一边看到一个砖块垒的窝,这种蛋窝我多少年都没有见过了,在这儿又突然看到。看到母鸡刚下过蛋,我好奇地伸头看了看蛋窝,里面还真有一个刚下的鸡蛋,我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女士们欢喜地拿着鸡蛋留影,找找曾经的农村记忆。想一想,这只母鸡下蛋和我们的到来,也真是一个巧合。

  李陵山村的几座土房子有点破落,有的屋子已经没有顶了。村子西边的一棵大柿子树,秋天会挂满果子,像灯盏。树下有一个很大的磨盘,陈放的年代久远,有了绿苔和沧桑的岁月痕迹。这磨盘也是这里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物件。魏晋的时光,它磨出过面粉和其他吃食,现在因为无用而被遗弃了,成为我们拍照的一个道具。

  二

  从李陵山村起身离开,顺着村子旁边的一条小路走,绕着一座大山继续探访百家岩。其实,我们俯身而上的山,也属于百家岩的一部分,是百家岩埋下的一个伏笔。半个小时后,我们穿越了这座山,拨开一片茂密的竹子后,走到百家岩景区的步道上。远远地看到百家岩赤红的峭壁,我想,如果说百家岩是一个人的话,他一定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红着一张憨厚的大脸,袒胸露肚,醉卧于此。当然,这是我一个人的想象。其实,百家岩是一幅山水壁画,悬挂在焦作市修武县北边的空旷中,看了,令人耳目一新。说它是铜墙铁壁也好,说它是燃烧的赤壁也好,更能吸引你的是它的魏晋时光,是它背后直插云天的一座座青山,是它那一块供刘伶醒酒的巨石。

  醒酒台,一直就在那里。它有些陡峭,也不想让俗人乱上,踩它的身子。一条铁链在它的身边穿过,成为上下时的扶手。

  这一块石头应该属于一个叫刘伶的人,他是第一个攀上去,并在这块石头上喝酒、醒酒的人。后来,有人刻上硕大的字:醒酒台。再后来,就是近些年,云台山景区立了一个牌子,国宝级文物,严禁攀爬。

  文人们来百家岩大多会爬上来的。这一块叫醒酒台的巨石呈隐蔽性,位置在半山腰,不知道它的人是找不到的。它在一片不显眼的地方,又被另一块巨石遮掩住。这一块硕大的石头,四周没有栏杆,也不适宜用栏杆破坏它的原生态。我觉得这一块巨石很有寓意,它是一块能坐下七个人的石头。四周岌岌可危,再上更多的人是不安全的。也许,刘伶之后,这一块石头也想谢绝来访,只等它的知音和掂酒的三两个诗人。

  2017年7月29日,著名诗人森子上到了醒酒台,他像是看到刘伶一样,拎着一瓶酒,喊刘伶出来喝酒。这一次,我和宋词陪森子上了醒酒台,其他诗友因为险峻,出于安全考虑,没敢上。醒酒台上,抬头就是铜墙铁壁的山崖,让人置身山中找到一种震撼的仰望。倘若天门山瀑布有大水流泻而下,这里即是最佳的看瀑石台。前些年一个雨水丰沛的秋天,天门山瀑布曾经瀑了下来,虽不像黄果树大瀑布那样蔚为壮观,虽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淋漓尽致,但是,我和焦作的诗人郜希贤、鲜艳的房子两人,还是对着这一挂瀑布看了好半天。

  尽管去了多次的醒酒台,我一次也没敢在上面喝酒。一次,13个诗人来一睹醒酒台的真面目,虽然是明启带几瓶酒来了,也没敢在上面喝。最后来到不远处的天门山瀑布下喝酒、读诗、吹箫。其实,在醒酒台上面饮酒阔论,留下一片狼藉,也不是我们诗人做的事情。那样,会挨刘伶一顿骂的。

  三

  我们迟来的脚步已经追不上竹林七贤了,只有早晨的太阳会给百家岩镀上一片金光。清脆的鸟鸣灌满耳膜,竹子的清瘦犹如一种风骨。百家岩有一个孝女塔,土黄色是它建筑时留下的本色,拒绝了现代建筑的标新立异。离百家岩约有一公里,孝女塔就跃入眼帘。向西边孝女塔的方向,景区修有一米宽的人行步道,闪身过了孝女塔,就把百家岩尽收眼底。向北远观百家岩,它的气势就是一幅丹红色的壁画。干涸的天门山瀑布只留下瀑布的痕迹,草木不生,水浸得泛黄,依然能让人想象魏晋时期雨水充足滔天巨响。瀑布两侧的山体依旧红着脸,裸着一种滚烫,让人想起魏晋时期的七个人,让心灵与山水同醉,与山水做知己,与山水一起放松自己疲惫的灵魂。

  半个小时的疾步,之字形的山道,就带我们攀缘到百家岩的上面。峡谷两侧,走不远就会有一片裸露的丹石,块头大小不一,止住你前行。就像我们奔波于城市,忽然看见一个三星级宾馆一样,想起桑拿、柔软的沙发、雅间。不同的是这是一个诗意的想象。此处的空旷和风景,是我们心灵的驿站,坐下来就像远离了尘嚣,让心灵吸氧。这也让我想到竹林七贤,为何对这一块山水情有独钟?这是一块不陡峭的栖息之所,是安全的,每一块向危崖突兀的巨石,都若是一个巨大的手掌托着风景。我们换了一个地方席地而坐,一块巨石的石面呈波纹状,让人联想到海洋和浪花的簇拥,联想到一尾鱼的游弋和呼吸。感谢地壳运动的碰撞、挤压,无意中为我们留下了这精美的百家岩。

  每一次来百家岩,我都是故地重游,这也是我此生来得最多的地方。有的风景区去了一次,心就回了,没有依恋。独独百家岩,去了又去,或许是魏晋时期一滴历史的墨汁,点墨成鸦,让这一片山水被几只乌鸦啊啊的叫声唤醒。每一次来,我这个心灵孤独的人,总是以高处的几只乌鸦为友,它们啊啊的叫声,好像是说啊,来了,来了。好,好,好!

  我每一次来百家岩,上到乌鸦盘旋的地方,乌鸦就向着不远处的青山飞去。再往上看,这哪是巍峨的青山啊,分明又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