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通州一些路口安装了智能斑马线提示桩。行人闯红灯时,装置就会发出语音提示。在湖北大冶,一些路口安装了可以向闯红灯的行人喷水雾的装置。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3%的受访者希望推广防闯红灯装置,也有70.7%的受访者认为治理闯红灯现象应加强教育,增强人们遵守交规的意识。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露丝独特:安装防闯红灯装置,其初心是为了纠正行人违规,给道路安全增添一分保障,短时间内或许有一定的效果,长久更需要全民素质的提高,最终依赖的是每个人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的不断增强。
@奥特曼小豆豆豆:我觉得可以适度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没有处罚的规则形同虚设,既然对机动车闯红灯的行为设置了严厉处罚,那么对于行人也应该采取一定强硬措施,这样才能让文明出行的意识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不知潇湘在何处:“语音提醒”也好,“喷雾”也罢,只能治标不治本,如果依赖这类“纠偏神器”,不仅难以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而且很难达到治理闯红灯现象的长期效果。
@雄观漫道真如铁:在当前语境下,设置防闯红灯“神器”,是为了引导市民重视交通安全,对闯红灯的行人给予警示,是一种有益尝试,这是技术倒逼,但最后还是应将重点放在严格执法、提高闯红灯违法成本并依法作出处罚上。
@贵贵的蒲公英:防闯红灯装置能及时制止行人的违规行为,即便有部分人仍然执意要闯红灯,装置发出的语音提示也会引来其他人的侧目,这时候违规者还好意思继续闯红灯吗?防闯红灯装置是一种倒逼行人提高素质的举措,值得推广。
@粤刚刚2012:只要能让行人更安全、司机更放心,再多的防闯红灯装置也不算多。
@蒋珊如此多骄:一些防闯红灯的招数可以称得上交通管理创新,但创新并不意味着片面地追求“新奇特”。况且,在十字路口上马一些设施也需要成本,倘若只追求“奇招奇术”,而不顾及给道路带来的影响以及长远治理效果,就会沦为一种“执法秀”,是不值得称道且推广的。
@无价宝之8521:防止行人闯红灯,推行智能提示装置很有必要,但是应选择文明方式,不能太损。闯红灯虽然有违交规,但不能以牙还牙,向闯红灯的行人喷水雾,我看不可取。
@益昌人:提高公民交通素质和防闯红灯设施提醒,双管齐下,管住当下的,设计长远的,是治理闯红灯现象的根本之举。目前的提示劝阻装置,有针对性,非常好。
【下期话题】
“离婚考卷”
近日,江苏省东海县民政局推出一份“离婚考卷”,请前来离婚的夫妻作答,题目包括结婚纪念日、配偶生日、现在夫妻之间最大的矛盾和分歧是什么等。该局此举主要让想要离婚的夫妻通过考试,对双方的感情进行一个考察。民政局认为答卷在60分以上表明婚姻还有挽回余地,60分以下则可认定为婚姻关系快要破碎。这一做法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赞同,认为考卷中的问题能让双方反省自己,答题不在于分数多少,真正的目的是让双方懂得爱对方,慎重对待缘分的决断。不过,也不乏反对的声音。有网友认为,离婚双方都已是成年人,离婚属于个人权利,民政局出的考卷有干涉他人离婚自由的嫌疑。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