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市文明办正在全市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市文明办希冀国学发力。
为此,市文明办设置了多项活动内容: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推动未成年人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国画、中华武术进校园等活动;带领青少年参观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等文化遗址;组织协调文联、书协、戏曲协会等单位,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走进学校、社区和青少年宫、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场所,进行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让国学文化帮助全市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家不断深化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教育早已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成为树立全民文化自信、改善社会道德环境的“法宝”。
何为“仁义礼智信”?5月18日,为了配合市文明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解放区图书馆将流动国学课堂搬进了辖区的和平街小学。
课堂上,解放区图书馆邀请的国学老师结合身边实例,由浅入深地向同学们阐述问题。整个课堂,学生们积极发言,十分活跃。据了解,和平街小学是解放区图书馆流动国学课堂进校园活动的试点学校。接下来,该馆还将与校园社团结合,让流动国学课堂进校园活动常态化。
5月26日,同样是在解放区图书馆,记者看到近20名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该区图书馆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这是《孝经》里的篇章。据了解,解放区图书馆自免费开放以来,于每周六举办国学经典亲子诵读活动,吸引了许多家庭参加。
那么,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领读的赵慧娟老师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效果非常明显。一些原来总爱哭闹着乱要东西的小朋友,现在知道不能乱花钱了。一些原来一回家就乱扔鞋子的小朋友,现在知道规整自己的鞋子了。”
国学文化的育德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校外课堂都在发挥阵地作用,让国学文化浸润道德课堂。
近日,由市教育局、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北清中学杯”焦作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已进入复赛,全市1年级至8年级学生参加了海选。
此次活动相关联络人谢艳辉介绍,通过连续两届焦作市中小学生诗词大会的举办,极大地调动了全市中小学生热爱国学、学习国学的热情。很多学校将此次活动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效果非常好。
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我市教育部门向全市中小学校推广新教育概念时,一些学校便开始依托国学经典教育开展新教育实验。通过近10年的实验,国学经典教育目前已在我市诸多中小学校常态化。
马村区是我市国学经典教育的先行者,从2009年正式起步至今,8年多来,马村区各中小学校已普及国学经典教育,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体系,全区6000余名小学生均会背诵区教育部门规定的国学经典文章。
马村区教育局教科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09年1月起,马村区教育局结合全市新教育的推广,已经走在让经典诵读回归国学经典的路上。为了检验马村区国学经典教育成果,马村区教育局曾做过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接受国学经典教育的小学生识字率比接受前高了一倍,农村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明显提高。令人惊喜的是,国学经典教育深受家长们的好评,因为家长们发现,受国学经典文化影响,以前骄纵的孩子现在变得知书达理了。
无处不国学。让国学助力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时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