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6月至9月份为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日前,我市出台了今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公布17处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区(点、段),并要求6月1日至6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自查工作。
据悉,我市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分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其中,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沁阳市、修武县、博爱县和城区的北部山区、旅游景区及铁路、公路沿线;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沁阳市、修武县、博爱县及城区的季节性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主要分布在修武县、博爱县及城区煤矿采空区。
我市公布的17处重点防治地质灾害隐患区(点、段)分别是:修武县山门河泥石流隐患区;修武县西村乡瓮涧河、七贤镇里窑村泥石流隐患区;各旅游区(点);各采煤沉降、塌陷区;公路及高速公路隐患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中小学校(舍)隐患区;沁阳市仙神河泥石流隐患区;沁阳市龙门河泥石流隐患区;神农山景区始祖峰崩塌易发点;各大中型水库周边隐患区;山区铁路沿线隐患区;博爱县东石河山洪泥石流隐患区;博爱县寨豁乡大型采空塌陷区;沁阳市校尉营方山水库山洪泥石流隐患区;沁阳市寺河沟泥石流隐患区;博爱县许良镇小东庄村谷洞峪滑坡隐患区;博爱县许良镇大辛庄石佛滩崩塌易发点。
除上述17处需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区外,全市仍有不少地段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市地质灾害应急办公室要求各县(市)区要及时组织国土、交通、旅游、工信、林业、安监等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全面覆盖,从6月1日至6月10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自查工作,确保我市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