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1日是第三十一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烟草和心脏病。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9家单位共同发布2018年世界无烟日核心信息:即使每天只抽一支烟,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增加119%。约12%的心脏死亡归因于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
(据《人民日报》)
又到“世界无烟日”。尽管控烟法规不断颁布,禁烟范围不断扩大,但是距离“无烟”的目标还无比遥远。比如,吸烟有害健康,几乎人所共知,但吸烟具体有什么危害?知晓率并不高。以烟草和心脏病为例,我国成人中知晓吸烟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分别只有31%和42.6%,在世界各国处于较低水平。钟南山院士把吸烟比作死亡发动机,它会使猝死的相对危险增加3倍以上。然而,很多人对吸烟和二手烟危害存在大量的错误认识,吸烟行为广泛流行,52%的男性吸烟,青少年吸烟率为6.9%,尝试吸烟率19.9%,青年、女性吸烟率有上升的趋势,形成了庞大的烟民群体。
今年的“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烟草和心脏病”。但烟草的具体危害并非家喻户晓,这也警示我们,无烟生活听着很美丽,想要实现却很难,禁烟控烟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的方式。健康是每一个老百姓的追求,也是民生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健康中国的要义在于“健康”二字,显然“健康”的含义绝不是指烟雾缭绕、慵懒烦躁的生活,而是不被疾病困扰、沐浴在阳光下的有规律且正能量的状态。
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首先要从绿色无烟做起,摒弃吸烟习惯,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一步。随着吸烟量的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大。我们需要加强国民对烟草的认知,只有自觉不吸烟,才会对建设健康中国有明显的效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从小康向富裕过渡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所以在这一阶段强化人们对烟草的认知极为重要。“吸烟有害健康”,这句宣传语不仅要印在包装纸上,更要刻在人们心里。如果自己不主动抵制,那谁又能改变得了你呢?所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人们的自觉自爱,我们倡导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需要人们自己去建设和形成。
“世界无烟日”将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禁烟问题上,但打造无烟社会绝非一日之功。每一天都应是“无烟日”,我们期待控烟履约机制进一步完善,更希望每一个人都自觉选择绿色无烟的健康生活方式,并用我们自觉自爱的无烟生活助推健康中国建设,让无烟中国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