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近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把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作为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慈善幸福院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共有社会办养老机构4所,敬老院12所,农村慈善幸福院115所,养老服务床位达到5200余张,有效提升了广大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助推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武陟县是如何做到慈善助推养老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呢?记者近日采访了武陟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荣举。
张荣举说,武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和关注老龄事业,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武陟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并在工商、税务、水电气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减免了相关费用,另采取补贴支持方式每年分批组织各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免费参加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探索建立“12349”居家养老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支持社会养老机构参加责任保险。通过政策创制,建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城市“三无”老人生活救助、高龄老人享受补贴、老年人优待服务等一系列老年社会福利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提高了广大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张荣举说,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慈善工程”,在健全县乡村三级网络、村村建立慈善工作站的基础上,将慈善与养老相融合,创新建立了村级慈善幸福院,为广大农村老人提供就餐服务、生活照顾、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等服务,形成了“政府+慈善+村级+个人”四级联动的农村养老新模式。目前,全县共建成慈善幸福院115所,服务老人3300余人,惠及老人3.2万余人。为确保慈善幸福院健康持续运营,还采取了“政府扶持、慈善捐赠、乡村补充、企业帮扶”的办法筹集资金,老人的子女每月仅需缴纳100元钱,老人就可实现在家门口养老。在解决农村老年人孤独寂寞和物质生活方面难题的基础上,每年以村级慈善幸福院为平台,通过村两委组织、成功人士定期承办、义工团队全程参与的方式,为全村老年人开展做饺子大餐活动,并开设了德孝讲堂、“套餐式”文化服务和“慈善送服务下乡”“慈善情·健康行”“关爱空巢老人”等主题活动。
张荣举说,实现软硬件上档升级,改善养老服务质量十分重要。为此,近年来,该局累计投入600余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福利院12所,添置更新了睡床、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安装了暖气、一体化灶具、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2016年,依托武陟县养老中心在全县建立了首个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就医途径。
张荣举胸有成竹地表示,下一步将高标准打造一批慈善工程示范村,提升硬实力,逐步实现“慈善工程”由量变到质变。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采取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在武陟掀起全民慈善新高潮。同时,建立“慈善+扶贫”五项机制,即慈善扶贫资金筹募、帮扶救助、日常救助、助老助幼、表彰奖励,整合助力脱贫攻坚,将脱贫攻坚网织得更密、编得更实、筑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