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执行难”这座大山,他舍小家、顾大家,12年的执行路,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顽强坚守、砥砺前行,始终奋战在执行前沿,凭着一股韧劲,破解了一道又一道执行难题。他就是武陟县法院执行干警杨斌。
杨斌今年刚满30岁,却已在执行岗位工作了近12年。他懂得,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是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环节,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司法的公正。“作为一名执行干警,每当面对申请人期盼的眼神,我别无选择,必须勇往直前,誓破执行难题。”杨斌郑重地说。
执行过程中,杨斌经常会碰到很多“钉子案”“骨头案”,面对那些失信的“老赖”,他果断采取查封房产车辆、冻结银行账户、司法拘留、追究拒执罪等强制手段,迫使其履行义务。
申请人陈某向武陟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被执行人杨某履行法院判决,给付赔偿款14万余元。杨斌受理此案后,多次前往杨某住处,但杨某玩起了“捉迷藏”。杨某甚至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长期躲避,法院找不到人,就不会再执行。经过反复查询,杨斌终于查到杨某在某银行有存款93140元,并当场予以冻结、扣划,转给申请人。杨某得知自己的存款被扣划后非常吃惊。“杨某没有想到我们会直接把他的存款扣划,并认为法院已经扣划了他那么多钱,一定不会再找他了。”杨斌告诉记者。2017年6月13日,杨斌和小组成员再次前往杨某家,将正在休息的杨某抓个正着,并依法将其拘传至法院。在执行高压下,杨某将剩下的5万元执行款当场给付了申请人。
“执行是我的使命,执结是我的责任,我会用我的执着和坚毅,让法院判决掷地有声,用实际行动给老百姓一个圆满的答复,让公平正义永不缺席!”杨斌说。
别看杨斌年纪不大,他的“执行秘诀”可不少。“执行干警都是‘千面人’,面对不同的案件得用不同的方法。”杨斌说,对于追索赡养费、抚养费等案件,如果一味地采取强制措施,反而会激化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可能引发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因此,对于这类案件,要在化解上下功夫,树立和谐执行理念,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法律义务。
申请人崔某和被执行人谢某离婚纠纷一案,经过武陟县法院诉前调解,两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崔某与谢某自愿离婚,婚生女由崔某抚养,谢某支付抚养费,直至婚生女年满18周岁为止。协议达成后,谢某却未如期给付抚养费,崔某向武陟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杨斌受理此案后,立即向谢某送达了执行手续,但谢某仍不给付抚养费,并向杨斌诉苦:“女儿从出生到现在,前妻都不让我见,既然不让见面,我就不给抚养费。”不管杨斌怎样劝说,谢某都表示不会给抚养费。“这个案件比较特殊,如果一味地采取强制措施,只会让双方矛盾激化,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杨斌说。于是,杨斌真情地对谢某进行劝导,谢某受到感化,履行了义务,并当场悔过。而崔某也同意让谢某多看望女儿,两人的恩怨随之烟消云散。
工作中,杨斌充满热情、踏实肯干,先后被市中级法院授予“雷霆行动”执行会战个人三等功、“优化法治环境,护航经济发展”专项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对杨斌来说,这不仅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每当看到申请人拿到执行款后喜笑颜开时,他总是坚定地告诉自己,自己的手中绝对不能有“法律白条”。
这就是“80后”执行干警杨斌,面对困难,他勇往直前;面对成绩,他不骄不躁,凭着一股韧劲不断破解执行难题。他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诠释了一名执行干警的庄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