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及时作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主要是指从农业的供给侧入手,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农业生产要素,通过一系列改革手段,破除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难题,增加产品供给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市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已经有所作为,新征程上仍大有可为。我们要围绕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把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我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小,特色不明显,未形成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市场带动能力弱;新型职业农民较少,种田农民较多,种植规模效益差;农产品加工销售“最后一公里”薄弱;农业集中规模效益差。上述问题是制约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短板、瓶颈和主要矛盾,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推进实施。
营造良好环境,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提升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目标定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明确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目标,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二是整合中央和省市财政支农资金。加强涉农部门统筹协作,实行涉农项目多功能兼顾、涉农资金科学化整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资金动能。三是切实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调节作用。在政策层面出台保障农业新型业态发展用地需求相关措施,调节农业用水用电及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趋势,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壮大特色产业,扩大产业规模。乡村振兴的关键及根本是产业振兴。要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中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引导产业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层次,使优势特色产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型产业。建议在我市举办“中国·焦作四大怀药国际交易会(博览会)”,借鉴日本和牛的经验和做法,研究稳定与激励四大怀药种植措施,研究四大怀药经营者受益对策,研究四大怀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模式,从产业源头上稳定并强化四大怀药产业发展,规范四大怀药品种、产地和标准化种植方法,为四大怀药产业的品种化、品牌化、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快焦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焦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获批建设以来,作为园区建设的承担单位之一,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在核心区和示范区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项目总体规划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建议根据科技部评审通过的《焦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4号),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焦作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推广“互联网+”,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当前,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作为支撑。目前,该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经费有限,服务深度和广度都受到很大制约。面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逐步建立起多部门横向联合、纵向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一是加大科技服务工作站建设力度。在全市1826个行政村中选择区域代表性较强的乡村,投资建立200~300个区域工作站。二是加强技联网平台建设。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使其成为连接基层农民、工作站和科技专家的桥梁。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体系建设,发挥其在推广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打造新业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推动其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
以我省“四优四化”为主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9月,我省启动“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建议结合我市实际,实施“四优五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四优”,即优质小麦、优质怀药、优质花生、优质林果;“五化”,即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品牌国际化),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聚焦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高效生产技术。二是建立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助力“四优”产业布局区域化。三是聚焦“四优”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制定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助力“四优”产业生产标准化。四是引导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大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助力“四优”产业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品牌国际化。特别是要加大力度,建设我市传统优势特色农作物怀山药、怀地黄、怀牛漆、怀菊花、清化姜、延陵葱六大作物规模化基地,形成特色鲜明的科技产业经济,启动品牌国际化建设。五是粮食生产要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化种植,重点打造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及产业。六是分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鼓励种田能手从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引导其他技工型农民从事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对老弱病残农民,将其列为扶贫对象,确保他们的社会保障。
重点实施“四大提升计划行动”。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升计划”,开展“十大项目建设”行动,打造“三产融合、产城一体、文明生态”的焦作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提升计划”,开展“十大科技攻关”行动,形成具有焦作特色的优势特色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实施“实用技术集成提升计划”,开展“十大技术集成”行动,集成推广一批“四优四化”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是农作物新品种与绿色增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麦椒立体种植双优双高技术研究与应用、小麦—甜玉米—娃娃菜“三种三收”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小麦—糯玉米—大蒜—花生“四优四高”技术研究与应用,力争在全国形成新亮点。实施“农业科技服务提升计划”,开展“十大科技服务”行动,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技术支撑。在总结长期服务“三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以“互联网+”为手段,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推动农业科技服务由传统静态服务方式向动态信息服务方式转变,着力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和致富能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单位:市农林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