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6月10日,位于武陟县詹店镇工业园区内,河南汇金冶金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贫困户魏强正在焊接零件。“多亏参加了武陟县人社局举办的电焊培训班,使我掌握了电焊技术后又帮我找了这份工作,现在每个月能挣4500多元钱,俺家也脱贫了。”魏强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6月12日召开的全市人社系统脱贫攻坚推进会上,市人社局发布了201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任务及举措,扶持政策覆盖就业、培训、创业、医保、养老、人才等各领域脱贫攻坚工作。今年在我市,像魏强这样通过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人员预计将新增3100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90%可实现就业。
转移就业扶贫:把政策技能岗位服务送上门
通过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技能培训体系,我市经过免费培训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员受欢迎、工资高。“月薪3000元至5000元的占多数,超过5000元的也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便于贫困人口就业,今年,我市人社部门继续做实做准基础台账,进一步核准贫困劳动力的基本信息,及时更新、动态管理,确保贫困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培训情况、享受政策情况等信息准确详细。同时,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以“春风行动”等活动为载体,搭建供需平台,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活动,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此外,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安置一批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就业。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提高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水平。
技能培训扶贫: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我市创新培训模式,在修武县五里源乡南庄村逢周二晚上试点开设“农民夜校”,对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创业能力。我市全面推行培训实名制管理,全市培训贫困劳动力不少于1000人,确保未实现转移就业、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受训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率达80%以上。
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低的现实问题,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专项行动,组织引导培训机构因村、因人施训,将培训设备、师资下沉到乡村,送技能到户。全面落实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机构集中培训每人每天30元的生活费补贴和县、市外省内参加培训每人300元的一次性交通、住宿费补贴等就业扶贫政策,努力使每个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应、往届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都能免费接受技工教育;每个有劳动能力且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接受至少1次免费职业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创业扶贫:鼓励更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今年,我市重点抓好返乡下乡创业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落地,鼓励更多的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岗位。同时,加快推进我市返乡下乡创业优秀项目评选认证工作,6月底将以市政府名义出台认证办法,11月份评选出我市第一批返乡下乡创业优秀乡镇、优秀园区、优秀项目,积极组织申报省级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争取省级资助。通过支持返乡创业,培育更多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代加工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安排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就业。
医保扶贫:既托底又防过度医疗
全面开展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托底救助。今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托底救助范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行符合条件的门诊、住院合规医疗费用“三个全额报销”。其中,在门诊治疗方面,符合省、市规定的34种重特大疾病和重症慢性病的,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和医疗救助后,其门诊合规费用全额报销;在住院治疗方面,年度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和医疗救助后,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其个人负担的住院合规费用全额报销;在县级和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个人负担总费用累计达到一定金额的(县级达到4000元、市级达到6000元),其合规费用全额报销。个人负担总费用,包括个人住院负担比例合规部分和基本医疗保险起付线、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起付标准等合规费用以及自费费用。每季度组织县、乡、村有关单位,开展一次托底救助资金上门发放活动。
全面开展重症慢性病普查。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拉网式排查,组织签约家庭医生对已经通过门诊慢性病和重特大疾病鉴定的贫困户进行医保政策宣讲,上门送医送药,发放医保政策宣传资料。对符合门诊重症慢性病和重特大疾病鉴定条件的未参加鉴定的贫困人口,随时组织鉴定工作,确保不漏一人。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将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病种增加到15种以上,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的门诊病种由原来的10种增加到26种,报销比例提高到85%,重特大疾病保障门诊病种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80%提高到85%。通过逐步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等措施,对农村贫困人口在大病保险方面实行政策倾斜,起付线由1.5万元降为7500元,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提高贫困人口的受益水平。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从人均30元提高到50元,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调整为每人90元。强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诊全过程监管,严格控制贫困人口住院自付费用比例;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明确329个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对符合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情形的贫困劳动力给予先行支付。
养老保险扶贫:一个也不能少
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补助政策,及时推送地税部门核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确保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及时完成年满60周岁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审核、手续办理、养老金发放等工作,逐一核对、确保发放、不漏一人。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98元。
人才帮扶:引导人才到贫困地区干事创业
引导和鼓励人才到贫困地区工作。
全面落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我省贫困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贫困地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面实行“四放宽、三倾斜、一减免”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到贫困地区干事创业。
推动“三支一扶”名额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2018年,逐步增加全市“三支一扶”招募名额。配合做好特岗教师、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才招聘工作。
就业扶贫
今年,每个县(市)区建设就业扶贫基地不少于3个,全市建设就业扶贫基地30个以上。
培训扶贫
今年,全市培训贫困劳动力不少于1000人,确保未实现转移就业且符合受训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率达80%以上。
创业扶贫
今年,我市重点抓好返乡下乡创业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落地,鼓励更多的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近就业岗位。
医疗保险扶贫
2018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托底救助范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行门诊、住院符合条件的合规医疗费用“三个全额报销”。
养老保险扶贫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2018年,在原来每人每月80元的基础上提高18元,达到每人每月98元。
人才帮扶
逐步增加“三支一扶”招募名额,主要用于贫困县,配合做好特岗教师、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才招聘工作。
制图:李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