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的神态,温润的话语,脸上还不时流露出真诚的笑容,这是林松给人的第一印象,而当他进入手术室,又会成为一个与时间赛跑,果断、镇静的外科医生。作为焦作市中医院的挂职副院长,他不挂闲职,不干虚事,干起工作也是蛮拼的!
带着一份感情来挂职
去年9月11日,这是林松挂职到市中医院的第一天。作为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外科博士医生,此次挂职的任务是协助市中医院发展壮大骨伤科。在焦作,市中医院的骨伤科给老百姓的感觉,好像在中医正骨方面很在行,其他方面没有明显优势,相比其他大医院则处于劣势。
不到40岁的他刚到医院时,除了感受到医院同行的热情外,还感受到一些同事质疑的目光。此前也有省城博士骨科医生挂职下派,但是并没有扭转市民对市中医院骨科的认识。对于一个年轻人,这项艰巨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考验。
“虽说是挂职,但是院领导班子分工时,却赋予我实权,把我放到能干事的位子。”林松说,“院长徐书立很重视人才,真诚务实,与这样的院领导一起工作、交流,让我感到十分愉悦,也让我认定这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地方。”
有了医院的大力支持,林松决定放手一搏。“用一年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情。”林松充满激情地说。
一“战”成名
交出亮眼成绩单
“就像看病一样,如何发展中医骨科,也需要‘对症下药’。为此,我还专门请教了以前在这里挂职的一名骨科博士医生,找出中医骨科所存在的问题。”林松说,“经过多方了解,设备、人才依然是制约中医骨科难以发展壮大的关键。”
要想发展壮大中医骨科,必须让老百姓知道,市中医院骨科也能开展一系列高端手术。
很快,机会来了。县里一名老年患者在劳作时,不慎从3米高的花生跺上坠落,导致其颈椎骨折脱位、胫骨髓损伤伴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患者被家属送到一家医院后,医院因风险大放弃手术。无奈之下,该患者家属经打听找到林松。
林松询问患者的情况,又看了患者的影像片子后指出,患者年龄大、损伤重、截瘫平面高,若颈椎牵引长期卧床必定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脊髓水肿平面上升影响呼吸中枢、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任何一种并发症发生都会危及患者生命。
只有手术充分减压、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才能为患者的颈髓及神经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与该患者充分协商后,林松为其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随后为患者成功实施手术。
一“战”成名。原来质疑林松的同事,此刻被他的实力彻底征服。“高学历未必做手术水平高。”这样的议论在该院从此没了市场。在林松的带领下,该院骨伤科两个月发生巨变——从科室患者住不满到“一床难求”。
不仅如此,一些外地的患者听闻后,也纷纷到市中医院找林松诊治病情。今年4月份,来自洛阳市山村的侯阿姨患有颈椎病,前一阵时间病发后,突然不会走路,保守治疗无济于事。在焦作居住的女儿小紫得知情况后,将其母送到市中医院做手术。让小紫没想到的是,术后第三天,小紫的母亲就能下床行走。
众所周知,脊柱外科原本可以发挥的空间小,颈椎更小,稍有不注意,损伤脊髓就是大事故。因此,颈椎病手术对医者的技术、手法的要求异常精确,成败仅在毫米之间。半年时间,林松仅颈椎手术就开展了二三十台。
“林院长的手术堪称完美”“林院长的手术在医院属首例,开创了医院的先河”……在该院微信群中,不少医院的同事对林松的手术点赞。该院骨伤科的工作人员还用“抬起头”“直起腰”“立正”“踢腿”这些原本体育课上的口号,来形容林松大显身手的标志性手术病例。如今,在林松的帮扶下,不少患者对该院骨伤科的技术实力刮目相看。
打“短工”也要
一张蓝图绘到底
如何在有限的挂职时间内为市中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是林松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此,他先从理论知识下手,每周组织业务学习,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等,给医生们上专业技术讲座。再到实践中带着医生做手术,让他们较快地掌握相关技术。通过“传、帮、带”来培养骨干医生,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工作是干出来的……”“如果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到极致……必有成就!”在该院微信群中,林松写下不少充满正能量的话,以此来营造一种全院上下钻研业务、探讨学术的浓厚气氛。
在医院的发展上,林松也积极献计献策。比如,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于发表省级以上的论文给予奖励等。他说,他甘愿作河南省骨科医院和市中医院的桥梁,只要市中医院发展有需要,他可以利用自身资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再有三个多月,他一年挂职时间就要结束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培养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骨科诊疗队伍,给基层百姓带来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