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璐)6月16日,我市首批人体生物监测点——中站区人体生物监测点圆满完成监测工作。作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站区疾控中心在省、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在中站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14天的环境暴露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健康体检和血(尿)样本检测分析。
活动现场,中站区疾控中心通过对144名3岁至79岁常住居民的人体生物样本(血、尿、母乳、牙齿、头发等)的检测,反映出人体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和环境化学物质的累积暴露情况;通过开展环境暴露人群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尿样本并进行检测分析,获得有全国代表性的环境化学物质人体暴露负荷的数据信息。
记者了解到,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是中国疾控中心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有全国代表性人群样本,以反映我国一般居民环境化学物暴露水平。该项目是我国首次全国范围的生物监测调查,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该检测对掌握人群生活环境暴露特点和评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存在的风险有重要意义,为政府制定环境污染防控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下图为中站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分装。
本报记者 张 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