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防止泄密、搞团团伙伙等考虑,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部门出台内部规定,禁止使用微信办公,部分党政部门甚至禁止领导干部私自组建或加入微信群。但《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微信群仍以其便捷、互动、无纸化等独特优势,为当前不少党政机关干部所青睐,在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据《半月谈》)
微信因其即时便捷、互动性强等优势,已然成了一款现象级社交通信工具,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它似乎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据统计,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8.06亿。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足以证明其强大的功能优势。
正因为这些功能优势,微信群在工作中被广泛使用也不足为奇。比如,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加了10个微信工作群,包括水利群、党支部书记群、三防群、民政群等,甚至一些基层干部“被加”了100多个微信工作群,通过微信群分派任务成了工作常态,看微信聊天记录成了群成员的一大任务。
为了方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组建微信群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看到微信工作群容易诱发工作务虚不务实,甚至增加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一些人在微信群里不停地晒各种工作照片,把摆拍的下基层照片和加班工作照发到群里,以换取领导表扬;一些人在微信群里争相发送“献花”“膜拜”之类的表情,以博取领导欢心。同时,一些上级负责人也把微信工作群作为开展工作的捷径,不再下乡了解情况,需要什么素材,就让基层人员传照片、发资料。
这些不正之风使部分微信工作群变味,让微信工作群成了向领导献媚、表忠心的秀场,滋生和助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变成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另类负担,让领导干部脱离了群众,远离了基层,成为一种新的隐形“四风”。
如何避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微信群成为工作的好帮手,而不是另类秀场和不作为之地?这就需要对微信工作群有明确的定位。无论是领导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必须善用微信工作群等现代化办公工具,要明确微信工作群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式,不可将微信群当成秀生活、表忠心的私人空间,使微信群失去其组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