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读者致电本刊热钱,称自己最近肠胃不好,想让记者帮助咨询一下中医。根据患者的要求,记者找到了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主治中医师赵秋升。
听了记者描述,赵医生说:“夏至前后雨水较多,气候特点为湿热和暑热。人们常常感觉食欲不振、胸脘痞闷、口苦、神疲乏力、头昏脑涨、心悸气短、小便短赤等。而中医认为,这些都是暑热伤脾导致的。另外,脾负责将营养物质运化吸收并布散到全身,在五行中属土,喜燥恶湿。而夏季阴雨连绵、潮湿,人们最易出现脾虚湿困。因此,夏至前后养生千万不能忘了健脾。”
接着,赵医生说:“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们为了消暑,往往生活中有很多不注意的地方,最容易伤脾胃。一、狂吃冷饮。有些人在夏季吃冷饮毫无节制,寒气也随之进入体内、而寒伤脾,常见的表现就是舌苔白腻,轻则腹痛、腹泻,重则恶心呕吐。二、猛吹空调。空调吹出的冷风为外寒,也对脾胃不利,容易出现肚子凉痛、甚至腹泻。三、穿衣露腰腹。夏天,很多时尚女性穿着露脐装,这种穿着的代价是脾胃受伤。裸露腰腹不仅伤脾胃,还会伤肾、伤骨。”
“怎么才能养好脾胃呢?”记者问。
“夏天不要贪凉。另外,饮食上,可吃一些时令蔬菜瓜果。不过,西瓜、绿豆汤、乌梅汤等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脾胃虚寒或年老体衰者,吃太多性寒食物反而会伤身体。因此,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防暑祛湿最好喝莲子粥。可将薏米、红豆和不去心的莲子放在一起煮成粥,有助于排出湿气、调节脾胃,适合体弱身虚的人从根本上强身防暑。还有,夏季最好多吃姜。老百姓也有‘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这些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的精辟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很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