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③)“俺村杨艳红家2014年因病因缺技术被纳入贫困户后,享受了助学贷款、雨露计划、健康扶贫、技术培训等扶贫政策,于2017年脱贫。”该县番田镇三张伦村党支部书记贾迎春说,“艳红脱贫后主动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分享脱贫经验,被群众选为支部委员。”
该县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积极探索扶贫“方程”中的多个“解法”,除了打出“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能”组合拳外,尤其重视联“益”促“动”,鼓励精准扶贫受益者成为扶贫战线尖兵,不断叠加受益者的扶贫功能和脱贫经验,以“益+”模式激发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目前,该县已实现8个贫困村、2255户贫困户脱贫。
“在这干活儿既能照顾家,每天还能挣100多元钱,俺家脱贫多亏了这份工作!”在该县北冷乡杜庄村一户农家的扶贫车间里,脱贫户马晶晶一边熟练地加工鞋帮,一边笑着说。
这个扶贫车间是该县无数扶贫车间中的一个,其负责人申建中一家也是精准扶贫的受益者,车间里工作的20多名工人都来自杜庄村的脱贫或贫困家庭。2014年,因申建中和父亲两人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体力活儿,且缺乏发展动力,他家被确定为贫困户。
2015年驻村帮扶队将申建中介绍到制鞋厂工作,使其有了稳定收入实现就业脱贫。2016年,他在家里建立了扶贫车间,招收十几名贫困群众,以订单形式代加工鞋帮。目前,申建中经营的扶贫车间共有各类缝纫设备32台,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
“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让俺从娶不起媳妇的贫困户变成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小康户。”今年33岁的申建中说,“日子好过了不能忘扶贫,俺要尽能力帮助其他贫困户。”
该县扶贫办主任高晓斌介绍,在激发“益+”动能方面,温县在“悟”上下功夫,以榜样力量激起脱贫志气;在“融”上亮实招,融合政策支持和受益人资源的叠加能量;在“快”上见行动,以争先创优比出速度;在“做”上求实效,让回报社会的荣誉感增强干事劲头,通过多种方式引领精准扶贫受益人这个特殊群体回馈社会,以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激发未脱贫户的内生动力,实现壮大脱贫户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双赢。
扶贫“益+”模式在温县的扎实推进,进一步激发了脱贫户和贫困户自觉自发奉献社会、致富奔小康的强大创造力,同时也为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