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今年3月20日,我市12369环保热线在与其他服务热线合并运行12年后,再次划归市环保部门管理,开始正式独立运行。在当前形势下,12369环保热线的独立运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环保事业的积极性,也为市环保部门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环境污染案件线索。据统计,12369环保热线独立运行后,截至6月底,已经受理群众举报2294件,处理2264件,处理率达98.69%;已办结2247件,办结率达97.95%。这种环保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有效互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许多群众在接受回访时,更是称赞12369环保热线“反映及时,处理到位,是真正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前哨站”。与此同时,12369环保热线也成了反映我市环境污染状况和防治工作的“晴雨表”。
从投诉情况看污染状况
12369环保热线从公布独立运行之初,就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从开通之日到4月30日,短短40天,12369环保热线中心就受理群众举报1202件。之后,5月份为605件,6月份为487件,平均每天都有近20起。从中可以看出,群众对环境污染的关注程度高,环境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废气污染投诉量占第一位。从12369环保热线独立运行3个多月的投诉统计数据来看,废气污染依然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其中,4月份,废气污染投诉为601件,占投诉总量的50%;5月份,废气污染投诉为289件,占投诉总量的47%;6月份,废气污染投诉为239件,占投诉总量的49.07%。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
噪声污染投诉量占第二位。12369环保热线独立运行3个多月来的数据统计显示,噪声污染也居高不下,位于投诉第二位。4、5、6月三次统计,噪声污染投诉分别占当月投诉总量的26.4%、40%、33.68%。这说明群众对周边的噪声污染越来越敏感,同时也提醒企业和商家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一定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从群众举报中找案件线索
12369环保热线的独立运行,为环保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环境污染案件线索。我市各级环保部门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快速出击,查获了一大批环境污染案件。
3月21日,我市12369环保热线独立运行第二天就接到群众举报:解放区园林处垂钓中心附近一个机械厂内有一塑料加工点偷偷生产,排放污水淹死周边地里的小麦。热线中心受理后,立即将这一线索转至解放区环保局,该局马上结合当地街道办事处,对这个塑料加工点按“两断三清”标准进行了取缔,赢得周边群众拍手称快。3月23日,一群众举报武陟县大虹桥乡原马蓬村小区西边20米处,2017年秋季有3辆从山东来的大汽车,拉了尿素液原料排放到地里。热线中心受理后,立即将举报情况转至武陟县环保局,该局执法人员现场查看并采样化验,依法定性属危险废物后,立即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对此案件进行侦破,查处了一起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及倾倒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目前,违法犯罪嫌疑人杨某已被通缉,危险废物将被安全处置。
12369环保热线独立运行之后,热线中心根据群众投诉,先后查处了沁阳市柏香镇大位村一个没有任何手续的塑料包装袋加工厂、孟州市化工镇石井村2号坝一排污口偷排黑色污水、武陟县大封镇东岩村黄河边大坝北边桃园一家炼油厂违规排放、沁阳市怀庆街道姑姑寺西一报废煤厂晚上偷偷经营、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龙门河桥西一罐车泄漏稀硫酸、孟州市城伯镇利益大街飞天机械翻砂厂扬尘污染严重等一大批环境污染案件。
从案件数量看工作力度
12369环保热线独立运行之后,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犹如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环境污染防治群众战役,而在战役不断取得良好进展的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各地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各地环境污染防治的工作力度。
从12369环保热线独立运行3个多月来的投诉统计看,武陟县群众投诉最多,3次统计分别为163件、87件、70件,分别占全市举报总量的13.56%、14.38%、14.37%。其次是解放区,3次统计投诉量也都排名靠前。另外,随着我市各级环保部门对12369环保热线联动机制的不断熟悉,各县(市)区举报件办理率不断得到提升。据统计,5月份,解放区、马村区、孟州市、修武县受理案件办结率均为100%;6月份,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博爱县、修武县受理案件办结率均为100%。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仍有一些地方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的现象,对案件查处不及时、不彻底,导致出现群众反复投诉的现象。为此,12369环保热线中心实行每日督报制,利用微信功能,对相关县(市)区进行督促,大大加快了各县(市)区的举报办理进度。
据12369环保热线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群众举报的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属于环保部门的职责范围,主要为城市垃圾焚烧、餐饮油烟、建筑扬尘、社会生活噪声(高音喇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