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今年年初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创新思路举措,持续强化招商,成功引进并进一步对接洽谈了一批重大项目,主要指标稳步提升,对外开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市级统筹,强化项目招引保障。我市先后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支持办法》《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产业招商工作机制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印发实施了《2018年全市绿色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引进省外资金绩效考评办法》等具体配套文件,强化政策引导,健全机制保障,践行绿色招商,持续优化环境。我市主要领导还亲自上阵,对接IDG资本、德国蕾娜范养老集团等企业,促成了“印象太极”、健康养老等重大项目落地焦作。
突出活动搭台,强化项目签约保障。4月1日,利用在深圳开展招商引资专题研修班的有利时机,我市主动上门对接邀请,成功举办了2018焦作转型发展市情说明暨项目推介集中签约活动,共发布项目63个。会上,我市集中签约了35个项目,总投资达372.88亿元。4月17日,我市组织参加第十二届河南投洽会,上会集中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13.87亿元,引进了投资25亿元的武陟县驮丰多式联运(驮背运输)物流港、投资30亿元的孟州市年产15万辆低速纯电动车及核心零部件配套基地建设等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达成采购意向1305.4万元,其中外资占32%,取得突破性成果。此外,我市还组织企业参加了郑州全球跨境电商大会、西安国际物流博览会、青海国际藏毯展览会、上海国际养老博览会等一系列经贸招商活动,为企业搭建开放桥梁。
突出督导协调,强化项目落地保障。我市每月坚持对“一赛一节”“豫商大会”和今年深圳招商会上签约的项目进行专项督导。截至5月底,“一赛一节”107个项目全部履约,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为97%、51%;第十一届豫商大会上签约的103个项目,已有93个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为95%、90.3%、45.5%,其中武陟县资金到位率最高,达95.8%。
突出对标学先,强化方式创新保障。“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活动以来,我市积极与两地沟通对接,学习借鉴两地在工作体制机制、招商载体建设、督察考核体系以及营造招商氛围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拟定了《关于促进外资增长的实施意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我市还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招商引资的目标和方向,对每年组织的三大区域市情说明及项目推介签约活动进行优化改进,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和转型升级具体要求,将深圳、杭州和青岛作为活动举办地,在新兴业态集聚的杭州和韩资企业集中的青岛进行项目洽谈和对接,择优引进符合我市产业转型发展的好项目,加快推进我市“换道超车”。
突出精准招商,强化产业集群保障。沁阳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先后成功引进了和光光电、深圳源国通信光纤尾纤连接线等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好项目。孟州市突出龙头企业引领,规划建设了中欧产业园、皮革制造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引进了中内凯思、广济药业等一批拉长主导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的项目。温县围绕太极拳、“四大怀药”等特色资源,成功签约“两岸企业”产业园项目,引进了投资8亿元的“印象太极”演艺暨文旅综合体项目。博爱县突出创新定模式,大力实施委托招商、专业招商、专职招商,目前在谈对接项目有61个,近期有13个项目有望签约,签约金额可达36.7亿元。武陟县立足区位优势,推进郑焦整合,以华夏幸福武陟产业新城、产业集聚区和文化旅游区为平台,引进了总投资20亿元的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投资10亿元的洋亿药业口服液(固体制剂)生产车间整体搬迁等重大项目。解放区确立了建设“四区四中心”目标,引进了投资50亿元的华地王朝五星级酒店项目等一批三产项目。山阳区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产业,目前全区共有9家证券营业部、56家保险公司。中站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区域整体开发,引进了中铁股份公司投资约500亿元的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项目。马村区围绕谋划的6个重点产业,成功引进了投资20亿元的青岛光伏农业小镇等项目。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围绕蒙牛百亿产业集群建设,吸引可屹隆、博瑞、上陵等上下游企业入驻,完善了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乳制品全产业链条。
数据显示,我市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和吸收外资水平稳步提升。1~5月份,全市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189个,居全省第三位;合同利用省外境内资金557.9亿元,同比增长9.4%;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275.5亿元,居全省第六位;全市新备案外商投资企业2家,合同外资866万美元,同比增长100%;实际吸收外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