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夏季湿气最重,从小暑开始一直持续到出伏,湿气才算彻底消失。这一个多月时间,人们最容易中暑。我们通常说的“中暑”,“暑”指的就是暑气、湿气,也是中医说的六淫之一的湿邪。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黏腻,湿浊能引起脾胃气滞之疾病,妨碍脾的运化。此时,食用一些开胃助消化、清热宁神的食物来调养身体非常有益。
据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李娥介绍,小暑过后养生应心静,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藕、绿豆、红豆非常适合小暑过后食用。莲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小暑过后,人体出汗多,体液损失较大,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既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还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红豆不仅利水消水肿,还有很好的养心功效。小暑过后饮食添些红豆,更益身体健康。此外,红豆富含铁质,有补血之功效,非常适合女性食用。
在此,李娥提醒,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自我养护时应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在饮食上,以适量为宜,千万不可过饥或过饱,过饥会引起形体倦息消瘦、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出现腹胀、厌食、吐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