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伏贴”热度堪比赶庙会
小暑来了防阴暑
小暑过后 多吃这三种食材
温针灸 治肺病
急救保命的要穴——人中穴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暑来了防阴暑
本报记者 孙阎河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天气多变,一位患者致电本刊热线,说是前两天发烧和拉肚子,医生说是阴暑,并给作了简单解释。但是,他还是不太明白,希望记者帮忙找专家了解一下。

  在市中医院急诊科,记者找到了该科主任张军峰。张军峰说:“按中医理论,在风、寒、暑、湿、燥、火过偏的六淫中,暑属外邪,这与季节、工作环境有很强的相关性。暑邪致病有阴阳之分,在暑热或高温环境下作业而中暑者,属‘阳暑’,即老百姓说的‘中暑’。而在暑热时节,过食生冷、贪凉露宿或冷浴过久所致的热病,俗称‘中于寒’,就属阴暑,暑邪为火热所化,主升散,多挟湿,临床症状有高热、汗出、口渴喜饮、尿少短赤、头痛、头晕、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气短、倦怠或猝然昏倒以及不省人事等。其中,挟湿者又常见胸闷脘痞、溏便、大便不爽等症。”

  “这么严重!怎么防治呢?”记者问。

  “首先,不要贪凉露宿和贪凉饮冷。在使用空调和电风扇时,注意风速不宜过大,也不要对人直吹。其次,出汗过多时不要骤然降温,饮食上尽量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并且可适当饮用一些果汁或淡盐水补充水分。第三,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张军峰进一步解释说,中医方面,治疗阴暑一般以清暑祛湿、温中暖脾、散风袪寒为主,具体可以喝香薷饮、盐炙神阙穴以及多服生姜汤。而一旦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阴暑症状,还是应及时就医,避免加重病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