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颖祯)一场特殊的战斗,历经30天,从希望、失望、绝望,再到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中站区法院成功为辖区企业追回293万元“救命钱”。申请执行人高某直呼:“想不到,真的想不到!”执行干警调侃道:“我们经历了一场谍战大片式的‘暗战’‘明战’‘巧战’‘快战’。”
2018年5月15日,中站区法院执行局接到来自中站区某公司的立案申请,该公司申请执行中站区两家公司追偿权纠纷一案,执行标的400余万元。据了解,申请人是中站区财政局下属的支持中小企业投融资的金融平台。本着服务当地经济、护航辖区企业发展的原则,执行局当日立即立案,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优先执行。由于该案涉案金额巨大,涉及利益关系复杂,对辖区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执行局高度重视,抽调精兵强将,加大对本案的执行力度。
负责该案的是在执行一线奋战10余年的该院执行局副局长贾慧贤。她经办过众多涉企执行案件,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立案后,她没有惊动被执行人,而是迅速制订预案,带领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对两家公司的银行账户、车辆、房产、证券等财产信息进行全面仔细的暗中调查。但是让人失望的是,对方早有准备,财产早已转移,两家被执行公司账户余额仅有几百元,也没有其余可供执行财产。申请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绝望地说:“完了,没戏了,这钱是要回不来了!”
第一回合的“暗战”失利,该案陷入执行困境。
然而,贾慧贤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当机立断,果断冻结了两家被执行公司的所有账户,同时对被执行公司法人代表采取了惩戒措施,发出限制高消费令,并将相关责任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暗战”变“明战”,第二回合开打。
账户冻结一周后,被执行人之一的某公司负责人主动找到执行局,同意先履行10万元,但条件是法院解冻其公司银行账户。“听到这个要求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里面肯定有猫腻。”凭借多年的职业敏锐,贾慧贤认为这极有可能是该案的突破口。贾慧贤表面不动声色,她以10万元与案件标的额相差过大为由,拒绝了该被执行人的要求,并对其提出增加履行款项的要求。但是,对方以无能力为由当即拒绝。
敲山震虎不行,那就打蛇七寸!第三回合“巧战”开打。
贾慧贤立即召集执行干警分析案情。根据这条线索,大家敲定再次对该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进行针对性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执行干警了解到该公司将要与河北省某公司签订合同,对方准备支付首笔款项至该公司账户。但该公司为了逃避执行,已经请求对方公司将合同款项汇至其他账户。
此时,该案已经立案半个多月,执行干警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经历了多个回合。在工作会上,贾慧贤冷静而坚定地对执行干警说:“案件进展到这个阶段,就是比谁的动作更快。这是一场速度与执行力的对决。”为防止被执行人转移款项,贾慧贤当即带领2名干警奔赴河北省邯郸市,与第三方公司见面。第四回合“速战”开打。
寻求第三方公司协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第三方公司不愿配合法院工作。但贾慧贤没有放弃,在随后的2天里,她和同事多次与第三方公司沟通,耐心地向其讲解相关法律知识,明确法律利害关系。最终,第三方公司答应将合同款项支付至约定账户。与此同时,贾慧贤加强对被执行公司账户的监控。2天后,第三方公司依约将合同约定的首付款293万余元支付到被冻结账户。中站区法院以最快的速度将该款项扣划至法院执行专户。
款项被扣划的第二天,该被执行公司负责人便主动上门说情。在贾慧贤的协调下,该负责人表示愿意与申请人协商,积极配合法院下一步的执行工作。目前,该案已达成和解协议,正在履行中。
据了解,针对此类涉企执行案件,中站区法院执行局始终秉承服务当地经济、护航辖区企业发展的原则优先执行,多年来已经成功执结多起案件,执结率始终稳居全市前列,并探索出了诸多经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为辖区经济发展强力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