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人民医院肝胆胰疝外科医生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成功为一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高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LCD)。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治愈出院。
据介绍,目前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有3种: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LCD)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LTCBDE)。之前,该院仅开展了EST+LC术式,而EST+LC的优势是在内镜下治疗,全麻时间短,对患者的一般状况要求较低,适合急诊实施。另外,当EST取石失败或出现并发症后,还可采用LCD或开腹手术。而这时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为后期手术提供明确的影像学资料,能进一步了解结石的大小、数目、位置等,有时还可以了解胆囊管、肝内胆管的情况,降低了胆总管探查的盲目性。不过,这种手术具有出血、诱发胰腺炎、十二指肠穿孔等缺点,特别是破坏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完整性,导致患者实施EST或括约肌扩张后会出现胆管炎、乳头狭窄等并发症。再者,EST+LC是两步法治疗方案,患者需要接受两次有创治疗,给患者的精神和经济上都带来一定的负担。
此次,市人民医院肝胆胰疝外科实施的LC+LCD术式,恰好避免了上述缺点。据悉,这种术式目前在省级医院已较为普遍地应用于外科临床,可以一次性治愈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而且避免了乳头括约肌切开。同时,胆总管切开后留置T管进行引流和一期缝合都是比较可行的,且腹腔镜下放置T管后,3周时间即可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