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谢仲达)今年年初以来,市工商局着力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为实现“一网办、零见面、一次也不跑”的目标,该局对标先进找差距,更新理念抓落实,凝聚力量齐推进,实现了从“面对面”线下办理到“键对键”线上办理模式的里程碑式转变,以政务便民的高质量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据了解,全市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从去年10月底全面推开至今,总体进展顺利,势头良好,成效明显,为实现省工商局党组提出的“一网办、零见面、一次也不跑”的预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非常具体、明确。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契合了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改革精神,目前省工商局正在全力打造“一云、一网、五平台”信息化建设综合运行体系,加速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为推动全市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再上台阶,市工商局坚持以问题导向加强规范提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水平。把培训落实到窗口一线、落实到基层工商所,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用,各级工商部门不分科室、不分年龄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熟练运用率达到100%。
二是抓好工商窗口自主办理服务和帮办辅导工作。各级服务大厅的工商窗口和工商所的办事窗口要求都要设置专门的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自主服务区,配备数量充足、运行速度快的电脑,安排专门的、业务精通的工作人员,现场引导、辅导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让他们来了学、会了干,并通过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地宣传推广应用达到普及的效果。
三是抓好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进社区、进商场、进银行、进入人口稠密地区工作。各级工商部门要窗口前移,把社区、商场、银行、人口稠密地区等作为重要阵地,辅导培训一批专业的企业人员辅助工作,一方面落实“就近办”,另一方面实现由窗口辅导办理到企业群众自主办理、由到窗口的“最多跑一次”到足不出户的“一次也不跑”。
四是抓好进一步宣传发动工作。制作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教学片,下发到各单位供学习使用,要求各单位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大屏滚动提示、微博微信推介等方式,广泛宣传,让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五是抓好规范化、精细化窗口服务工作。要求各级工商窗口要按照业务次序科学设置,做到衔接有序,各类引导标识、办事指南、文书样本等设置要直接、清晰、显著,各种表格模板要一目了然,让群众进入大厅按照标准化程序办事,不用跑、不用问,一看便知,一学就会。各种便民服务设施要配备齐全到位,把工商窗口打造成既规范又温馨、便捷又高效的群众之家,切实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
六是优化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完善配置各类便民服务设施,提供网上预约与电话预约服务,积极推行窗口服务标准化,及时公开窗口审批服务事项,统一文明办事用语、统一服务流程、统一标牌标识;落实首问负责制、一站式办结制,推行窗口服务便利化,针对投资者对办照程序、登记要求不了解等实际情况,市工商局将初始登记、变更、注销等所需注意事项及材料印成便民告示供办事者借鉴参考。在办件中采取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增加服务内容。同时,推行“四清、四办”工作模式。对前来办事的人员做到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告知补全一次清,受理审查一日清;资料齐全的马上办、资料不齐的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重大项目跟踪办。推行窗口服务个性化,实施预约服务、延伸服务、延时服务。
七是落实一次办妥改革要求。目前全市工商系统共梳理窗口“一次办妥”事项40项,对包括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股权出质在内的所有工商登记涉企事项实施“一次办妥”。同时,严格落实“两日办结制”,做好人员力量调配,明确专人、专岗办理全程电子化业务。坚持两手抓,从企业群众需求出发,提供线上、线下双重优质服务。
八是抓好督导考核工作。将把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理量和占比率作为重要考核事项,纳入绩效考核和跟踪督查目标,建立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要求各单位要建立相应机制,不断加压推进,确保全程电子化工作落实到位、高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