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焦作女性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妇联认真学习贯彻 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精神
巾帼建功新时代 争做出彩焦作人
市妇联举办主题演讲比赛
图片新闻
市妇联开展2018年“廉洁从家出发”家风教育活动
开启孩子快乐学习的密码
最是书香能致远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8 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是书香能致远
——记2018年全国五好家庭胡玲家庭
作者: 本报记者 焦 娇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胡玲正在阅读。 本报记者 焦 娇 摄
 
   

  走进胡玲家,最大的感受就是书香。

  家中一个大大的书柜,整齐摆放的书卷看起来优雅大方,像在描述家中的每一个人。爱书、读书,是胡玲一家人最大的爱好。

  胡玲是沁阳市的一名公务员,丈夫崔玉国在学校工作,女儿崔兰溪是北大女博士。

  说起为什么爱读书,胡玲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我长在农村一个大院里,院里的人都觉得女孩读书无用,只有我的母亲不这样认为。”胡玲说。

  “咱家不管男孩女孩都得上学,只有读书学文化,将来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母亲的这句话在幼年的胡玲心中深深扎了根,她说,“正是由于母亲的教育,我们姊妹四个在国家恢复高考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全部考上了大学。”

  在大学里,像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胡玲加入了学校的读书会,结识了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人——崔玉国。他们一起阅读唐诗宋词,一起讨论文学、哲学、法学,一起聆听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的音乐,一起欣赏靳尚谊、梵高、毕加索的绘画。因为有着同样的兴趣,胡玲和崔玉国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胡玲生下了女儿。她发现,一岁多的女儿竟能拿着书咿咿呀呀地读。“父母的言行很大程度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想让孩子好好读书,父母首先就得是个热爱读书的人。”

  几十年来,胡玲和丈夫一直把读书作为最重要的事情,还写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多篇论文。读书成为这个家庭的常态,就像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夫妻俩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女儿的成长。崔兰溪12岁时就创作了人生的第一首诗,目前还出版了《雏鹰展翅》《青春随笔》两本书。现在,她是北京大学的哲学博士。2011年,崔兰溪作为优秀青年代表,跟随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在日本召开的AEPC会议;2013年,她受组委会邀请,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领袖论坛;2015年,她到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交流、学习;2016年,她又参加了在韩国召开的世界美学大会。

  腹有诗书气自华。崔兰溪被不少同学称为“神一样的学友”。她说,自己能有目前的发展,和从小爱读书有很大关系。

  除了爱读书,胡玲还参加了沁阳市妇联组织开展的“暖心·牵手”关爱贫困儿童公益活动,与沁阳市王曲乡小学六年级学生郎苏杰结成帮扶对子,成了他的“爱心妈妈”。

  为了让苏杰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胡玲多次到王曲乡小学了解苏杰的学习状况,还买来各种书籍和学习用具,希望他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胡玲的缘故,苏杰不仅有了“爱心妈妈”,还有了“爱心爸爸”“爱心姐姐”“爱心外婆”。

  “心怀信仰,感恩诚信,读书明理,造福社会”,这是胡玲家的家训。胡玲一家人也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十六字家训。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