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中医绝技探访的时间了。昨日,记者再次来到市中医院康复科,希望能在康复科主任杨明军这里“淘点宝”。在该科的康复大厅,杨明军正在为一位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只见他全神贯注,双手不停地在患者肩背部点、按、抓、揉、拍、打、捶、捏,时不时还用肘部和小臂在患者背部用力施压,看得人眼花缭乱。
蓦然回头,看到记者,杨明军微笑着打招呼。记者赶紧上前说明来意。杨明军想了想说:“我们科的筋针、脐针、耳针、眼针等特色治疗项目都介绍过了。”看着他纠结的样子,突然,记者心中一动说:“就写写你的绝技推拿吧!这么多患者都是冲着你的这一手绝技来的,认识你这么多年,也应该写写了。”杨明军笑着说:“推拿的确是绝技。不过,不是我的绝技,而是中医里的绝技。古人讲,‘一针二拿三用药’,推拿是中医很久远的治疗手法。不过,现在一些人学推拿,只是学技巧,缺乏中医的辨证施治观念,这个倒是值得警惕。我们在临床中就经常发现,一些患者在别的地方治疗后没有效果,甚至越来越重,经过我们的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而患者会疑惑地问:‘这都是按按、拍拍、捏捏,效果咋会不一样呢?’其真实地体现了医者在手法的选择上和补泻的运用上的不同。另外,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手法也不相同。特别是在一些患者病症初期,需要用轻柔的手法舒缓。如果用了重手法,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使得患者病情加重。这都需要医生慎之又慎。”
“再详细说说。”记者迫不及待地催促到。
杨明军又理了理思路进一步解释:“古人讲‘用药如用兵,选穴如用药’,推拿、针灸与中药一样,都需要用中医的整体治疗观念来辨证施治,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特别是在治疗中一定要协调兼顾。我在治疗中,一般把人体分为六大常规推拿区域,即头面部、腰背部、胸肋部、腹部、上肢部、下肢部,每个区域都有十几种操作手法,在临床运用不同手法相互协调,使之达到治疗目的。另外,还要注重动静结合,这与传统医学的‘逆治’相似,所谓‘推则行之,拿则止之’,要注重手法的多样性,提高适应症的广泛性。一般在治疗中,我多以指、掌、臂接触着力,以多种手法相互配合治疗各个部位。而这些手法和部位不断变化使用,不仅能使手法与不同部位病症相适应,还能使所产生的刺激作用不同,有助于提高疗效。同时,手法宽容度大,体力也支配自由,体现推拿刚柔相济的妙境。”
从事推拿26年的杨明军提醒,推拿治疗一定要在诊断上明辨证,在手法上知补泻,治疗前明确禁止症和适应症,千万要注意防范医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