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双休日,笔者前往修武县深山区著名的石头村——一斗水村,发现在此避暑的城里人不少,人们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尽情享受山风送爽、鸟语蝉鸣的乐趣。在为乡村旅游之风刮进山沟沟叫好的同时,笔者深感我市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大有可为。
民宿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民宿不同于传统的旅馆饭店,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品味有别于以往的生活。
发展民宿经济是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笔者入住民宿的男主人身患疾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里里外外主要靠女主人操持。虽然是村里的贫困户,但两口子很开心,因为他们的民宿生意今年入夏以来特别红火,经营的4间民宿天天客满,让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到攻城拔寨的关键期,如何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笔者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该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找到可持续创收的途径。在省级贫困村一斗水村,发展民宿经济就不失为一条致富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市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带来了机遇。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国内许多地方已走在前面。以素有中国民宿界“网红”之称的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为例,该县民宿经济已发展到品质升级的阶段。目前,该县正按照“四个有”(即乡乡有村落景区、有民宿经济、有农业特色产业、有农村电商)要求,力促当地形成高中低档兼具、更具竞争力的民宿产业新业态。
我市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应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多向桐庐等先进地区学习成功经验,学深学透,站位高远,争取跨越式发展。一要做好民宿发展规划与村落景区、美丽乡村、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规划的有机衔接,正确处理好农民建房、土地整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二要牢牢抓住“农村”和“乡愁”两个基本要素,聚合“草根力量”,推进大众民宿抱团发展,探索部分民宿村整村统一管理模式,大力推进精品民宿项目招商引资。三要始终突出民宿“民”的特质,以农民为主体,强化共创共富。针对农民兴办民宿,政府不仅应出台鼓励政策、发放专项补贴,还应强化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实现家门口创业创收。
民宿经济的最大魅力就是个性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一个地方的民宿只要注重保留独特的内容和品质,都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一斗水村的石头民宿与孟州市莫沟村的窑洞民宿就各领风骚,可以让游客体验完全不同的居住环境。发展民宿经济正当时,只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我市乡村民宿经济必将跑出“加速度”,成为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催化剂。